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

甜蜜游记 2025-02-16 17:01:54

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着眼眶说:“高姐,6个孩子和这个家交给你了!”10年后,这对夫妻回到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1954年冬天,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四川新津县县长家的大门前。35岁的高玉清低着头,紧张地整理着自己并不算整洁的衣衫。 她来这里应聘保姆的工作,为了照顾县长夫人许曼云即将出生的孩子。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回望往事,高玉清的人生充满了苦难。年轻时嫁给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夫妻感情和睦,生育了一对儿女。 却不料天降横祸,丈夫突然离世,留下她一人守着灵堂三天三夜。更令人心碎的是,没过多久,一双儿女也相继夭折。 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没有了丈夫和孩子,生活失去了全部依靠。婆家不愿继续供养一个"闲人",很快就将她赶出家门。 回到娘家后,家人虽然没有给她脸色看,但还是劝她改嫁。可高玉清始终无法接受这个建议,最终选择独自一人闯荡。 命运之轮转到1954年,她得知四川新津县县长刘致台家里需要一个保姆。经过邻居介绍,她来到了这个注定改变她一生的家庭。 许曼云是个特别的女主人,她第一次见到高玉清,就用"同志"这个称呼打破了主仆界限。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极为少见的。 吃饭时,许曼云夫妇让高玉清同桌就餐,为她夹菜布饭,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这种平等相待的态度,让高玉清逐渐卸下了心防。 随着时间推移,高玉清用实际行动回报着这份善意。当许曼云产后奶水不足时,她徒步一百多公里去都江堰,只为寻找一位据说很有效的郎中。 这一路上,她的双脚磨出了水泡,但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催奶方子。看到婴儿吃饱后安稳的睡颜,高玉清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196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作为干部的刘致台和许曼云夫妇也未能幸免,他们被组织带走后,只来得及将家里保险箱的钥匙交给了高玉清。 这把钥匙承载着刘家夫妇对这位47岁保姆的信任,更寄托着他们对六个孩子未来的期望。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高玉清成为了这个家唯一的依靠。 刘家夫妇被关进了"牛棚",工资全部被停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高玉清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担。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她开始带着孩子们去野外觅食。春天采摘野菜,夏天到河边捞鱼,秋天上山捡野果,冬天挖食用野菌。 生活虽然艰苦,但高玉清始终坚持让孩子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她要求孩子们按时做功课,保持整洁的仪表,不能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就放松要求。 当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时候,高玉清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传家手镯拿去当铺变卖,换来的钱全部用来补贴家用。 这个特殊时期,不少人看到刘家的处境,都劝高玉清离开。有些家庭开出了更高的工资,想请她去做保姆,但都被她婉言谢绝。 在高玉清看来,刘家的孩子就是她的孩子,她不能在困难时抛弃他们。即便没有工资,她依然尽心尽力照顾着每一个孩子。 刘家的大儿子有一次因为饥饿难耐,偷偷去邻居家偷菜被发现。高玉清知道后,严厉地教训了他,并要求他登门道歉。 她给许曼云写信说明此事,许曼云回信支持她的做法:"你就是孩子们的母亲,怎么管教都对。"这份信任,让高玉清更加坚定地守护这个家。 十年动荡期间,高玉清不仅要应对物质上的困难,还要帮助孩子们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她告诉孩子们要相信父母,相信组织,耐心等待风暴过去。 在她的照料下,六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没有一个走上歪路。每当有人说刘家的孩子懂事、有教养时,高玉清总是默默地擦去额头的汗水,继续忙碌。 这段时期,很多家庭都因为变故而支离破碎,但刘家在高玉清的守护下,依然保持完整。她用自己的付出,践行着对刘家夫妇的承诺。 1976年,刘致台夫妇终于重返家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而是一个其乐融融的温暖之家。 六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参军入伍,有的继续求学,每个人都健康向上。这十年里,高玉清用她的坚守和付出,让这个家庭经受住了考验。 刘致台后来调到重庆工作,高玉清依然跟随家人一起搬迁。每到周末,她都会给远在外地的孩子们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1998年,刘致台离世,高玉清已经79岁高龄。她仍然坚持照料许曼云的日常生活,直到身体实在力不从心。 2006年,87岁的高玉清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这一次,轮到刘家的儿女们报答这位付出了一生的老人。 刘家的女儿刘健鸣主动提出照顾高玉清。她提前办理退休,将高玉清接到自己家中,亲自照料起居。 在刘健鸣的精心照料下,高玉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到了2015年,96岁的她甚至能在搀扶下慢慢走几步。 这一年的重阳节,是高玉清的96岁生日。刘家的儿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她祝寿,连与她相交61年的老姐妹许曼云也特地前来。

0 阅读:0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