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年,司马炎灭吴后,宫女数量猛增达10000人规模。一天他对拉车的羊说:“嫔妃太多,朕宠幸不过来,需要你来帮忙!你到哪里停下,朕就宠幸哪里的妃子。”此后,司马炎日日坐着羊车巡视后宫,羊车到哪个房间停下,他就宠幸哪里的妃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晋武帝司马炎是个复杂的角色,他的即位标志着三国的结束,但他一统天下后的生活却不单单以政治成就为主。他的后宫成为了其权力象征,也揭示了他个人的奢华与荒唐。 公元280年,司马炎终于下达伐吴的诏书。晋军大举南下,所向披靡。吴主孙皓见晋军旗帜蔽日,兵甲满江,吓得魂不附体,马上派人向司马炎投降。 至此,吴国灭亡,三国鼎立的时代宣告终结。中原百姓终于盼来了和平安定的日子,他们纷纷上街庆贺,口中不绝于耳的就是司马炎的名字。人们将司马炎视为时代的英雄,战乱的终结者。 一朝天下一统,司马炎意气风发。他继续着自己伟大的理想,要将这盛世永续下去。为此他大力推行法治,在朝中厉行节俭,以身作则。 但谁曾料到,这样一位天纵英才的明君,竟会在美色面前败下阵来。随后的故事,便是后话了。 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本该致力于国家建设,重振天下。但是,权势在握之后,他却逐渐迷失在声色犬马之中。 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纳美女入宫,后宫佳丽人数急剧膨胀,达到了惊人的万人规模。司马炎陶醉在这人间仙境般的后宫里,渐渐地荒废了朝政。 为了能够"雨露均沾",司马炎想出了一个新奇的办法。他命人在后宫中牵来一只公羊,自己则端坐在羊车上。羊儿悠哉悠哉地在后宫中踱步,每到一个宫娥房前停下,司马炎就宠幸那个宫娥,这就是著名的"羊车选妃"典故。 司马炎对身边的近臣说:"后宫佳丽实在太多,朕一人哪里宠幸得过来。这羊儿不正好帮了朕的大忙吗?" 后宫的姹紫嫣红中,总有些伶俐的宫女想出了讨得圣心的妙计。她们偷偷观察到,羊儿最爱吃蘸盐的细枝。于是,宫女们纷纷在门前竖起插满盐水的竹枝,又在房前地上撒了些盐。 果不其然,羊车常常停在这些宫女门前流连忘返,宫女们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宠爱。 司马炎夜夜笙歌,彻底沉沦于声色犬马之中。朝中众大臣眼见皇帝荒于朝政,个个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有几位重臣鼓起勇气,进宫婉谏司马炎收敛些,希望他能醒悟。 谁知司马炎却不以为然,反而训斥大臣们多管闲事。甚至有几个大臣告诉司马炎,有些后妃借着宠爱之机干预朝政,司马炎也满不在乎,只说:"朕整日待在宫中,几个妇人之见,不足为虑!" 岁月蹉跎,司马炎在这醉生梦死的日子里虚度了大好年华。 在这座如梦似幻的后宫中,有一个女性的命运格外悲凉——她便是才女左棻。与许多美丽的宫女不同,左棻因其才华而被召入宫中。 她的哥哥左思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人,左棻也继承了家族的文化底蕴,才情出众。然而,尽管她才华横溢,却因长相平凡且体弱多病,被司马炎娶入后宫,完全是为了彰显帝王的文化品味。 左棻入宫后,她的生活与其他美人截然不同。虽然司马炎曾对她的才华有所欣赏,但对于她的宠爱几乎为零。与后宫其他女子的风光不同,左棻长期没有机会获得皇帝的宠幸,也无法享受到后宫其他女子所拥有的奢华待遇。她的生活充斥着孤独与压抑,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写诗来抚慰内心的痛苦。 左棻的命运,也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女性的态度。即使是一个拥有卓越才华的女子,如果没有足够的美貌,依然难以获得皇帝的宠爱。在司马炎的眼中,左棻不过是一个文人的装饰品,她的才华虽然值得赞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左棻虽住在皇宫,却始终无法摆脱孤独。她与家人之间的联系逐渐断绝,宫中的规矩使她与外界的接触变得愈加困难。尽管她身处权力中心,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她的人生,成了无尽创作的背后隐秘。 直到司马炎驾崩,左棻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她仍然孤独地度过余生,最终在这动荡的岁月中悄然去世。虽然她才华出众,却始终未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关爱。 她与魏晋三才女中的其他人物一样,曾因才华而声名远扬,但却在宫廷的阴影下过早凋零。左棻的命运,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 她从未获得过真正的爱情与宠爱,整个后宫充斥着欲望与权力的游戏,像她这样一个才女,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结局。 司马炎一生功过兼半。他虽然完成了统一大业,却在后半生彻底堕落。司马炎在位时,诸王争权,后宫淫乱。 朝堂之上,也是尔虞我诈,树倒猢狲散。可悲的是,司马炎至死都不曾醒悟。最后他将这一摊子烂账留给了儿子司马衷。可司马衷也无力回天,不久便爆发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此后百余年间,中原大地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之中。 他前半生披荆斩棘,战功赫赫;后半生却荒淫无度,葬送了基业。司马炎的故事,给后世君王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一个盛世的缔造者,也往往成为这盛世的终结者。权力的滋味,原来也如此甜蜜而又苦涩。
这次轮到美国肢解欧盟吃肉喝汤了30年前前苏联解体,中美欧都吃饱喝足,享用了数十
【33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