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有人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大肆鼓吹铁路私有化。这让我不禁深思,如果资本真的联合起来买下了高铁或铁路,会发生什么呢?
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出发,一旦高铁成为私人资产,一系列问题便会接踵而至。首先,资本会对买下的高铁线路进行筛选。那些回报周期长、盈利率低甚至亏损的线路,大概率会被再次转卖,或者直接关停。这意味着,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将大打折扣,当地居民的出行以及经济发展都将受到严重阻碍。
其次,为了降低成本,资本会大幅削减人工成本和维护成本。大量基层员工将面临裁减,薪资福利也会一降再降,而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却可能大幅加薪。与此同时,线路维护和升级的投入也会减少,这无疑会给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埋下巨大隐患。
再者,车票涨价将成为必然趋势。越是优质的高铁线路,涨价幅度越大、速度越快。乘客们将陷入一种无奈的境地,要么接受高价车票,要么放弃乘坐。这就如同电商平台的“杀熟”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然后,资本还会将整个铁路集团打包上市,在股市中进行二次收割。通过操纵股价等手段,进一步掠夺股民的财富,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最后,如果经营不善,资本还可能再次将铁路打包卖给政府,使其重新国有化。毕竟铁路作为涉及民生产业,政府出于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考虑,往往只能选择回购。这无疑是一场拿国有资产和民生当儿戏的闹剧。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非只是假设。早在90年代,英国铁路私有化的整个过程便是生动的案例。前些年,国内某些地方搞所谓的民营化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这些都是深刻的教训,提醒着我们铁路私有化这条路走不通,保障铁路的国有属性,才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民生福祉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