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文森号航母的黑色20天,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近期在南海的“碰壁”经历,充分展现了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以及在南海地区控制力的增强。卡尔文森号的行动目标直指黄岩岛,却在长达20多天的“南海之旅”中,几乎寸步难行,最终铩羽而归。 卡尔文森号最初尝试通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但遭遇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军事演习预警,不得不转向。太平洋舰队司令多次施压,卡尔文森号只得另寻路径,尝试绕道菲律宾的圣贝纳迪诺海峡。然而,在巴拉巴克海峡附近,卡尔文森号再次遭遇中国海军舰艇的“围堵”,包括815A电子侦察船、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这与2022年1月卡尔文森号在南海损失F35C战机的经历惊人地相似。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卡尔文森号沿着南海九段线外围航行,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国海军则采取“盯人战术”,一路“护送”,卡尔文森号的动向尽在掌握之中。即便卡尔文森号抵达南海最南端,试图冒险进入九段线,也立即被携带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的轰-6K轰炸机拦截。 1月2日,卡尔文森号抓住时机再次尝试进入南海,并一度深入六个小时。然而,黎明时分,中国海军30多架各型战机,包括轰-6K、苏-30、歼-16D、空警-500和高新-12,以及三艘055型驱逐舰,迅速形成包围之势。面对如此强大的军事压力,卡尔文森号舰长不得不开启AIS系统,公开自身位置,实质上相当于“缴械投降”。随后,卡尔文森号在多架轰-6K的“注视”下,被迫撤出九段线。 卡尔文森号在南海的行动,完全暴露在中国海军的监控之下。中国的高分系列卫星,分辨率达到0.1米,可以轻松追踪航母等大型目标,甚至能够拍摄F-22隐形战机的视频。而由138颗卫星组成的“吉林一号”星座,更是可以实现对全球目标的实时监控,每10分钟更新一次位置信息,并具备视频凝视功能,对卡尔文森号的行动轨迹进行全程记录。 卡尔文森号最终选择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停留”数日,试图制造与中国海军对峙的假象,以此向上级交差。然而,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终究无法改变其失败的结局。卡尔文森号在南海的行动,充分证明了中国海军在南海地区日益增强的控制力,以及中国在卫星侦察和海上力量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海军在南海的行动,也与近期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划定密切相关,这表明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决心和能力。
卡尔文森号航母的黑色20天,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近期在南海的“碰壁”经历,充
流年似水情难留
2025-02-17 17:19:35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