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身为重庆市市长的杨森,命人秘密将自己的亲侄女带到一处偏僻的林场,用

雾隐轻语者 2025-02-17 17:22:33

1949年初,身为重庆市市长的杨森,命人秘密将自己的亲侄女带到一处偏僻的林场,用白绸将她的头蒙住,活活勒死,并抛尸荒野。 1926年,北伐军为了抵制外来干涉,派遣朱德、陈毅等人对川军进行思想动员。 就在这一时期,年仅14岁的杨汉秀与朱德结识。 朱德的思想和言辞深深吸引了她。 赵致和是她在中学时期认识的老师,家境贫寒,却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 两人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走到一起。 婚后,杨汉秀放弃了家族为她安排的豪华婚姻。 他们原计划去欧美深造,学习更多的革命理念,但随着战争的爆发,杨汉秀与丈夫选择暂时回川避难。 然而,赵致和的身体在长途跋涉中极度虚弱,最终未能熬过困境去世,留下杨汉秀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 此时,杨汉秀的父亲试图为她安排再婚。 通过朋友的帮助,杨汉秀得到了前往成都《星芒报》工作的机会,并在此结识了更多的进步人士。 她渴望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国民党军队对陕西的封锁让她无法直接抵达延安。 为了绕过封锁,杨汉秀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辗转进入山西,在中条山遇到干玉梅领导的抗日志士游击队。 这个游击队常常面临敌军的围剿。 杨汉秀和干玉梅被捕入狱,但她凭借自己的聪明,多次从困境中救出队友。 经过十个月的艰难跋涉,杨汉秀终于抵达了延安。 在这里,她创作了大量反映延安生活的艺术作品,并赢得了党组织的认可。 她改名为“吴铭”,并最终被吸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因其特殊的家庭背景与卓越的革命表现,杨汉秀一度受到周恩来的接见。 王维舟作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急需挑选一位具有地方背景且能有效开展统战工作的干部,杨汉秀成为了组织的最佳选择。 她来自川东的杨家,这个家族在当地政商军界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广泛的社交圈使得她能够接触到各阶层的社会精英。 而作为家族的大小姐,她的身份也在许多关键时刻为她提供了保护伞。 杨汉秀回到四川后,她不仅力图在物资筹集上为党贡献力量,还面对了家族的内斗。 她的两位哥哥擅自占用了她名下的田产。 得知这一情况后,杨汉秀以强硬手段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 尽管如此,杨汉秀并没有沉迷于家庭财富,而是将田产转化为金钱物资,汇聚到党的手中。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杨汉秀不断地为解放区的军民筹集物资,尤其是弹药、被服和粮食。 她与杨森的儿子杨汉烈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杨汉烈由于对父亲的情感淡漠,再加上国军的战局日益恶化,他开始有了投向解放军的念头。 杨汉秀凭借自己与杨汉烈的亲缘关系,成功地为革命争取到了杨汉烈的支持。 此后,杨汉烈率领部队在四川金堂起义。 然而,杨森,作为杨汉秀的大伯,其思想较为保守,对蒋介石的统治充满忠诚,但随着战争的局势不断变化,杨森开始产生动摇。 杨汉秀借机与他接触,希望能够将其策反。 1948年,为了参加“华銮山”起义,杨汉秀借口回老家收租,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邻居。 邻居并未起疑,然而杨汉秀这一离开,便再也没有回来。 起义失败后,她被捕并关押在重庆的一所看守所。 她拒绝家族亲戚的劝说。 即使生活条件极为艰难,她依然保持乐观,与狱友们分享食物。 即便如此,杨汉秀在囚禁期间依然坚持利用杨家背景为狱中的同志提供帮助。 国民党的统治摇摇欲坠,杨森为了保护自己在重庆的权力地位,选择了将杨汉秀从囚禁中救出。 虽然表面上看似对侄女的关怀,但杨汉秀早已洞察大伯之举不过是想利用她来为自己寻找起义的出路。 然而,在杨森被蒋介石任命为重庆党部主任之后,他选择继续与解放军对抗。 1948年,重庆发生了特大火灾,死亡人数过万。 然而,身为市长的杨森却推卸责任,将灾难归咎于地下党。 杨汉秀得知这一消息后,她不顾个人安危,公开站出来揭露真相,指责杨森的失职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杨汉秀对此愤怒不已,公开指责大伯为此次火灾的幕后主谋,结果她被杨森投入监牢。 特务们用绳索将她勒死,在金刚坡附近的碉堡处草草掩埋。 由于是秘密处决,直到多年后,杨汉秀的下落才被揭示。 她的遗体直到1975年才被找到。 在她离世后,杨汉秀的女儿李继业,继承了母亲未竟的革命事业。 李继业从小由邻居抚养长大。 直到1961年,李继业在学校填写个人履历时,才得知自己原来是烈士的后代。 李继业历经14年的寻母之路,终于在1975年得知母亲的名字。 参考文献:[1]晓农,张建朝.“最伟大的军阀叛女”杨汉秀[J].党史博采(上),2004,0(4):19-22

0 阅读:0
雾隐轻语者

雾隐轻语者

雾隐轻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