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一天,陈锡联想去看望詹才芳。秘书以为,陈锡联级别高,现在又是中顾委常委,便以通知的名义告诉了詹才芳。 1983年那会儿,中国正慢慢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新气息。对好多老一辈的革命家来说,这一年真是既回忆过去又展望未来的日子。就说陈锡联这位老将军吧,他以前战场上可勇猛了,现在已经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啦。他这辈子经历过好多风风雨雨,但心里最暖的还是那些和老战友、老首长们一起的日子。对他来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特别有分量。 有一天,68岁的陈锡联坐在北京办公室里,眼睛看着窗外,可心思早跑到老远老远以前去了,想起了和前广州军区副司令詹才芳的那些事儿。就在这时,秘书轻轻咳了一声,站在门口,把陈锡联从回忆里拉了出来。 陈锡联转过头,跟秘书说:“赶紧帮我安排下,我要去301医院看看詹副司令员。”秘书动作麻利,很快就回来了,说已经给詹副司令员送了通知。 一听这话,陈锡联的脸色猛地一沉:“通知?” 秘书有点懵,心想通知下级领导来访不是常规操作嘛。但陈锡联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样做对詹才芳太不敬重了。詹才芳不光是陈锡联的老领导,还是他的大恩人,他们俩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上下级能比的。陈锡联心里明白,要是没有詹才芳,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所以,不管他现在地位有多高,对詹才芳的敬重那是一点没变。 秘书发现自己疏忽了,心里头那个愧疚啊。陈锡联看着秘书这样,虽然头疼,但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也只能压下对老首长的愧疚,快步往医院赶。等他到医院的时候,没想到詹才芳竟然硬撑着站了起来,在病床旁边等着他呢。 陈锡联赶紧跑过去,先敬了个军礼,然后紧紧地握住老首长的手,嘴里还念叨着:“您这身体正虚弱着呢,咋还下床了呢?”詹才芳笑着回答:“听说首长要来探望我,我哪敢还躺着,早早就下床等着迎接了。” 陈锡联一听,心里五味杂陈,动情地说:“您才是我的老首长,不管啥时候,我都是您的兵。” 为啥陈锡联会这么说呢?这还得从他们一起打仗那会儿说起。陈锡联14岁那年,就加入了徐海东和詹才芳带着的游击队,从那以后,他和詹才芳之间的情谊就越来越深了。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陈锡联担任詹才芳的通信员,对战友忠心耿耿。战火纷飞中,他们的友情更是牢不可破。游击队后来加入了红军,詹才芳就被安排做了红四方面军红30团的政委,而陈锡联呢,就成了他手下的通信班长。这段当兵的日子对陈锡联来说太重要了,他老说,没有詹才芳的带领和榜样,他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陈锡联尊敬和感激詹才芳,不光是因为战场上他们师徒情深,更重要的是詹才芳救过他的命。那时候,陈锡联被冤枉说是吃喝委员会的成员,处境特别危险。詹才芳一看这情形,立刻站出来帮他说话,还亲自去找徐向前,最后总算是把他救了下来。陈锡联回想起来,总是提到詹才芳这些老首长是怎么培养他的,就是有了这些老首长的耐心教导,他才能从一个小红军成长为开国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的职位升得很快,成了国家的高级领导,而詹才芳的职位就没那么高。但这对陈锡联来说,一点也不影响他对詹才芳的尊敬和感激。在人多的地方,他总是尊称詹才芳为“老首长”,遇到事儿要做决定时,也总会想起詹才芳以前教过他的话,拿它当原则来遵守。陈锡联对詹才芳的敬意和感激,可不是光嘴上说说而已,他是真的用行动在回报。每当詹才芳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解决。要是詹才芳生病了或者有啥需要,陈锡联也是立马就到,照顾得那叫一个周到。这种尊重,可不会因为职位高低而改变,他对詹才芳的感激,不仅是对个人的回报,更是对那段革命历史和精神的一种尊重。这也告诉我们,不管啥时候,都不能忘了那些为我们倾尽所有的人,还有那份纯真又宝贵的感情。
1983年的一天,陈锡联想去看望詹才芳。秘书以为,陈锡联级别高,现在又是中顾委常
隐秘角落诗人
2025-02-17 17:28:49
0
阅读:1935
青溪客
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