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里孩子优秀的,一般来说,都与父亲关系不错。如果孩子能力一般般,跟母亲的关系就更亲密了。 有人说,这说明了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的一个理由是,但凡父亲重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子女往往就会优秀起来。如果父亲当起了甩手掌柜不怎么去管孩子,孩子的成长就会被耽误了,容易成为一个没什么出息的人。 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怎么对。 我也是一个父亲,我深有体会。我曾经也是一个父亲的儿子,我曾经也是一个众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不是住在牛棚里接受批斗,就是在山沟沟里下放劳动。可以说,我的少年儿童时期,与我的父亲,基本上是分离的,绝大多数时间,他缺失了对我的教育。 后来我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儿子。但我的工作性质决定,加不完的班,出不完的差,加上不断地调换工作单位和地点,我自顾不暇,真没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管孩子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放大水船,顺其自然。 但是,令我欣慰的是,这并没耽误我儿子一天天的成长,他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来自己找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干得似乎比我还好。 顺便说一句,我弟弟的儿子,我那个侄儿,情形也是这样。 我想来想去,我们父子俩,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就是一点,也许是我管的比人家少的缘故吧,互相之间,关系比别人更亲密自在一点,他有什么话会跟我说。 我的结论是,不是父亲花了大把的精力管了孩子,才让孩子优秀了起来,恰恰相反,是因为孩子优秀了,做父亲的才喜欢跟孩子更多地相处。 这就给了旁人一个假象,似乎优秀的孩子,都是父亲教出来的。 而母亲这个角色有与父亲不一样的另一个特点,只要是自己生养的孩子,不管优秀不优秀,她都是一视同仁的。有些母爱十足的母亲,更是偏爱弱孩子,越是能力差、越是混得不好的子女,她越操心、越护着,相应地,孩子就越愿意跟着母亲。 这就给了旁人另一个印象,似乎普通的孩子,都是母亲教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对孩子的爱,其实是有所选择的,他有一双势利的眼,更喜欢的是优秀的孩子。而母亲则往往对不怎么优秀的孩子有天生的担忧,这种担忧往往导致她对能力差的孩子的无限度溺爱。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里孩子优秀的,一般来说,都与父亲关系不错。如果孩子能力一
路边的你呀
2025-02-18 01:35:41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