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毛选》实际是在教人怎么变强,所以整本书,实际都是在讲顶级强者思维。分析《毛选》后势必发现,毛泽东的强者思维总共就是五个大面,每个面,毛泽东都有具体的阐述,合起来就是其顶级强者思维的一个大系统。 1,毛泽东强者思维的第一个面是求变,也就是蓄势。人都是最怕变的,毛泽东却教我们求变,这是为什么呢?毛泽东的观点是这样的,他说:求变就是求内变,一切从自己出发。 为什么要内求?毛泽东在《毛选》里有原话阐述,是这么写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起促进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写到这里,毛泽东还用鸡蛋孵小鸡打比,论证决定一切的是鸡蛋本身,也就是内因。 那么人应该怎么向内求呢?《毛选》里也有原话:“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这段话是告诉我们:内求实际是找内在的矛盾,从矛盾里去求变,也就是哪里有问题,你就直接奔着问题去,而不要害怕问题,直接去面对就行了。 “求变”的本质是蓄势,也就是积蓄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累积后,形成厚积薄发。到了厚积薄发之时,即也是强大之时。 2,毛泽东强者思维的第二个面是战略,也就是谋势。这里的战略实际是指全局思维,它需要站得够高,即能高瞻远瞩,其核心是“看得远”。关于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毛选》中同样有一段阐述语,原文是: “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 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这段话本质是让人要站得高看得远,你站得高看得远,就一定强,因为看得高远,一定是能看透的。 那么怎样是站得高远了呢?答案是多定长期目标,坚持长期主义,而少定,甚至不定短期目标。比如,他们学习往往是为了契合当下的工作需要,而非从整个人生的角度做出的选择。他们得到的,自然也有限,而所得往往无法为下一阶段做累积。而长期目标则是作用于整个人生的,每一步也都是累积了。 3,毛泽东强者思维的第三个面是试错,也就是度势。试错,本质上是说:要不断实践。《毛选》中,毛泽东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论“试错”,这个章节就是《实践论》。原话是这样的: “人们经过失败(试错)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实践(尤其失败的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毛泽东在很早以前就看透了一个真相,他发现: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一事无成,并非因为他们机遇不好、能力不行、智商不高,甚至也并非因为他们悟性不强,而仅仅因为他们患上了“行动障碍”,也就是患了“拖延症”。 一个永远敢试错,没有任何拖延症的人,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错的增多,而不断强大。 4,毛泽东强者思维的第四个面是敢舍,也就是顺势。“敢舍”的本质是懂得抓主要矛盾,关于这点,《毛选》中也有具体的阐述,原话是: “不能把过程中所谓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段话,毛泽东实际是在提醒我们: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一旦你想把一个方面推到极致,没有三头六臂的情况下,你就必须做取舍。尤其,人有擅长单线程思考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人类一个阶段只能集中精力办一件事。 当一个人敢把绝大多数力量放在一件事情上时,他本身就已经变强了。 5,毛泽东强者思维的第五个面是借力,也就是借势。借力本质是扩大力量,其核心是“找力量”。《毛选》中,关于“借力”的表述非常多,最经典的就是以下两句: “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 这里,毛泽东实际是在提醒所有人:真正的强大,实际不是自己有多大力使多大力,而是把别人的力量也变成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无穷多的力量,则将是无穷大。 毛泽东“把敌人变得少少”的,其最大一个体现实际是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团结一切力量抗日。 谋势、度势、度势、顺势、借势,毛泽东强者思维的这五个大面合起来,就是我们普通人变强的方法,也是毛泽东能不断创造奇迹的背后原因。
毛泽东的《毛选》实际是在教人怎么变强,所以整本书,实际都是在讲顶级强者思维。分析
李满谈过去
2025-02-18 13:11:17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