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说,当年拍《还珠格格》时,他的片酬是2000元一集。那时候,他本来以为自己是男一号,片酬肯定是最高的,哪知道某天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片酬竟然是最低的。 琼瑶作为中国影视界一位不可忽视的存在,她所拍摄的电视剧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从《还珠格格》到《梅花三弄》,她的作品几乎无一不充满了浓烈的情感与独特的美学氛围。然而,成就这些作品的背后,是她对演员和制作的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琼瑶的作品中,台词的重要性被推到了极致。她要求演员们完全忠于剧本,哪怕是剧中的细微语气词,也不能随意更改或加添。例如,连一个简单的“啊”或“哦”都不能出现,演员必须准确无误地演绎每一个字词。在琼瑶看来,剧本是灵魂,任何偏离都可能导致作品的质感和深度丧失。 对台词精准度的严格要求不仅体现在语言本身,更延伸到了演技的方方面面。琼瑶要求演员们在处理复杂情绪时做到极致细腻,尤其是哭戏。哭泣的方式要恰到好处,展现出一种美感。演员的眼泪不能随意流淌,而是要如同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对于刘雪华等在琼瑶剧中出色表现的演员,她能做到左眼流泪或右眼流泪的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琼瑶对演员的外貌、气质以及表现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她的选角标准严苛,要求演员不仅具备一定的演技,还要符合她心中角色的形象。每个角色的扮演者都要在外貌与气质上达到完美契合,甚至有时是为了符合剧中人物的某种特殊气质,演员们在造型上需要经历极为繁琐的调整。对琼瑶来说,演员的外貌和表现力在剧作中的重要性不亚于演技。 回看1995年,琼瑶阿姨筹拍《还珠格格》,集结了当时一批颇具潜力的新生代演员。数月后,当《还珠格格》杀青,剧组举办庆功宴时,演员们难得有机会闲聊片场趣事。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片酬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各自的薪酬。 男一号苏有朋的片酬竟然是全剧组最低的,只有每集2000元。饰演他好兄弟的周杰,片酬比他高出100元;女主角林心如虽是新人,但凭借大量台词和出场镜头,达到每集2300元;连饰演配角"金锁"的柳红,一集都有2500元。至于客串一回"令妃"的老戏骨娟子老师,由于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竟是全剧酬金最高的,足足有每集5000元。 按理说苏有朋当时虽然年纪轻,却已经小有名气,论知名度和演技,他在剧组算是佼佼者,片酬也理应名列前茅。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苏有朋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苏有朋决定去找琼瑶导演问个明白。他开门见山地问道:"琼瑶阿姨,我们这部戏基本上都是新人,论知名度我应该算是最高的吧?可为什么我的片酬却是最低的呢?连配角都比我高出不少,这是为什么?" 琼瑶导演听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苏有朋:"你觉得这部戏你付出的心血比其他人少吗?"苏有朋一时语塞,琼瑶接着说:"心如的戏份几乎是你的两倍,台词也多得多,她要花大量时间去熟悉、理解剧本。柳红虽是配角,但她的戏份几乎全是打戏,而且都是亲自上阵,没用替身。你知道打戏有多辛苦、多危险吗?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受伤。" 苏有朋听后若有所悟,但仍不甘心地说:"可是娟子老师只是客串一回而已,怎么片酬比我们都高那么多?"琼瑶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娟子可是国家一级演员,从影几十年,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请她出演,不单是看重她的演技,也是看重她的号召力。再说,人家是客串,片酬自然要高一些。"
琼瑶语重心长地说:"其实片酬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塑造好自己的角色。你在剧中也有很多精彩的表现,观众是看在眼里的。如果你一心只想着片酬,而忽视了角色的刻画,即使片酬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做演员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观众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才是长远之计啊。" 苏有朋听完琼瑶导演的一番话,渐渐释怀了。他意识到自己太在意片酬了,而忽视了塑造角色的重要性。其实自己在剧中也有很多出彩的表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比片酬更加宝贵。想到这里,苏有朋对琼瑶导演说:"谢谢导演,我明白了。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信任和观众的期望。" 琼瑶欣慰地点点头,她知道苏有朋是一个聪明且有上进心的演员,相信他一定能从这件事中学到宝贵的经验。
用户13xxx77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