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23岁民國才子郁达夫走进红楼,想找个合心意的姑娘。他支支吾吾对妈咪说

九叔讲历史 2025-02-18 17:14:42

1919年,23岁民國才子郁达夫走进红楼,想找个合心意的姑娘。他支支吾吾对妈咪说:“给我找一个年纪大、相貌丑、没人要的姑娘来。”妈咪听了为之一愣,感叹口味实在太重。 ?郁达夫,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3岁时,父亲撒手人寰,与哥哥相依为命;1913年,17岁随兄长郁华赴日 本留学。 ?在日 本求学这段时间,由于自己不擅长交际,常被同学冷落、嘲笑,孤影一人的郁达夫时常感到孤独、压抑,蕞后发展成病态心理。 ?一天,同学们在高谈论阔,对于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郁达夫郁郁寡欢,并没有参与的想法。他甚至不想说话,只觉得他们的聊天内容乏味极了。 就在同学们聊得热火朝天之时,郁达夫独自起身,默默走出了教室。他漫步在异国的街头,望着来来往往的陌生面孔,心中的孤独感愈发浓烈。街边的樱花绚烂地绽放着,可在他眼中,这美景也变得黯淡无光。 回到宿舍,他一头扎进书堆里,试图在文学的世界里寻找慰藉。他疯狂地阅读着各国的文学作品,从托尔斯泰到屠格涅夫,从歌德到海涅,那些充满情感与思想的文字,让他找到了共鸣。他开始尝试写作,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孤独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都倾注在笔下。 不久后,他的作品逐渐在留学生中传阅开来,大家惊叹于他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文风。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处境,他依旧习惯独来独往,对社交活动避之不及。 随着学业的推进,郁达夫对日本社会的种种现象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看到了日本社会的等级森严,看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这让他心中的正义感被激发出来。他开始在文章中隐晦地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1919年,郁达夫结束了留学生活,回到国内。此时的他,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却又有些迷茫。他来到了那座充满故事的红楼,想在这看似喧嚣的地方寻找一丝宁静和温暖。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他提出要找一个年纪大、相貌丑、没人要的姑娘。 当那个被他选中的姑娘出现在面前时,郁达夫看到了她眼中的落寞与无奈,那和自己内心的孤独竟是如此相似。他们坐下来,开始交谈。郁达夫惊讶地发现,这个姑娘虽然外表不出众,但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文学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越聊越投机,仿佛找到了知音。 从那以后,郁达夫常常与她见面,一起探讨文学,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她的陪伴下,郁达夫的病态心理逐渐得到了治愈,他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他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作品中不再只有孤独和痛苦,还多了一份温暖和希望 。

0 阅读:72
九叔讲历史

九叔讲历史

只谈久远历史,不论今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