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左宗棠的照片,照片收藏于巴西国家图书馆,拍摄时间是1875年,也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前一年。拍摄地是甘肃兰州,拍摄者是俄国人鲍耶尔斯基。 ?这张照片中的左宗棠此时已经开始准备收复新疆了,所以,照片中的左宗棠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狠劲”。有这样的狠劲,他后来“抬棺出征”,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狠劲,照片中的左宗棠还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感”:他的双目低垂,嘴角下垂,整个脸孔看起来很忧郁。极少有人知道,左宗棠并非天生带“悲感”,他看起来有“悲相”与他刚刚失去长子有关。 ?左宗棠共有四子,其最疼爱的是长子左孝威。左宗棠34岁才得了长子,老来得子自然疼爱有加。平日里,他对长子非常宠爱,长子发蒙后的学习计划甚至都是他亲自制定。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左孝威学习非常用功,日夜苦读的左孝威后来不负众望考中了举人,从此和父亲一样步入了仕途 然而,命运却对左宗棠一家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就在左宗棠紧锣密鼓筹备收复新疆的关键时期,左孝威却突然染病,尽管遍访名医,依旧药石无灵,最终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左宗棠悲痛欲绝。他一生纵横沙场,面对无数艰难险阻都未曾退缩,可长子的离去,却成了他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在兰州的府邸中,左宗棠时常独自坐在庭院,望着长子曾经读书的房间出神。往昔长子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可如今却只剩无尽的寂静与悲凉。他想起父子俩谈论家国大事时的场景,那时的左孝威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眼中闪烁着和自己一样的光芒。 但左宗棠深知,自己肩负着收复新疆的重任,不能被悲伤彻底击垮。国难当头,万千百姓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受苦,他必须化悲痛为力量。于是,他强忍着内心的伤痛,重新振作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军事部署中。 他仔细研究新疆的地形地貌,与将领们商讨作战策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鼓舞士气,他甚至做出了“抬棺出征”的惊人之举。他让人打造了一口棺材,跟随在军队之后,以此表明自己收复新疆、绝不退缩的决心。 在出征那天,兰州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为左宗棠送行。他们看到的,是一位眼神坚定、充满“狠劲”的老将军,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着他丧子的巨大悲痛。左宗棠骑在高头大马上,回望兰州城,心中默默念着:“孝威,为父定要收复新疆,不负国家,不负百姓,也不负你对家国的期许。”随后,他一挥马鞭,率领着大军向着新疆进发,马蹄声踏破长空,也踏出了一段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壮丽篇章 。
下图是左宗棠的照片,照片收藏于巴西国家图书馆,拍摄时间是1875年,也就是左宗棠
逐梦星辰海
2025-02-18 17:17: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