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40%人工智能专家来自中国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美国智库分析显示,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竞争激烈,而美国仍能在AI领域维持主导地位,赴美的中国大学生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任职的杰出的AI研究人员中,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占到约40%,已经超过了美国大学毕业生,成为主力。2019年这一比例为27%,但2022年这个数字就变为了38%,超过了从美国大学毕业的37%。当中包括知名的斯坦福大学教授、World Labs联合创始人李飞飞,以及微软AI首席科学家邓力。
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政府和企业借鉴1990年代以后的“海归政策”和“千人计划”,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或可在AI领域取得更大发展。
据人民网,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9个新职业,其中就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行业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
日前,在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提出大力引进培养处于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来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海内外人才,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购房补贴,并“定制化”支持实验设备场地、算力服务供给和团队配置优化。《若干举措》明确,每年面向青年人才推出不少于5000个优质岗位。苏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设“人工智能专项”,最高30万元薪酬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