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S9依然是40万+价位纯电轿车的销量冠军,这个成绩我觉得对于华为来说不够,虽然排名第一,但绝对量还是少了。
这充分说明一件事儿,就是在40万+的轿车市场,新能源整体依然没有去的实质性突破,BBA没做成这件事儿,蔚来ET7没做成这件事儿,我原本希望华为可以做成这件事儿,目前来看,依然没做成。
新能源和智能车的必然是行业的未来,但这个未来的普及需要一个过程,有先遣队,中间主力,以及顽固派。
40万价位的纯电大轿车基本都是BBA的天下,56E吃掉了绝大部分市场。
所以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用户为什么选择轿车,为什么选择56E?
第一个对应的是为什么不选择SUV?第二对应的是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品牌?第三个问题才是为什么不选择新能源?
对于享界S9来说,我觉得难卖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和M9的价格差太大了,同尺寸的轿车和SUV同价的话,轿车天生劣势。
如果宝马X5和宝马5系同价,会是什么结果?GLE和奔驰E同价会是什么局面?
传统油车时代,SUV是高一级的,宝马5系同价的是X3,奔驰E同价的是GLC。
以及,轿车天生空间劣势下,享界S9的整车长度甚至问问界M9小,这我觉得就是问题所在。
我觉得第二大问题是价格相较于56E没有优势,问界M9产品上对标的其实是GLS和宝马X7了,但价格明显低于GLE和X5,这就形成了经典的错位竞争。
相较之下,享界S9就是56E的尺寸,而价格甚至比56E更贵,这对于新选手是不利的,而根子在于,BBA的SUV还在溢价,相较之下,轿车的利润空间被打得差不多了。
第三个大问题我觉得才是增程式。
所以我个人觉得,享界S9接下来最核心的两件事儿,一个是增程式赶紧出,另一个是价格一定要打下来,恰好,增程式天然的成本优势适合用于把价格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