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蟹再次入侵挪威海域,体长超1.8米,一年能产下10000多只幼崽,5000万只泛滥成灾,根本吃不完。为何我国买帝王蟹还那么贵?
挪威海域再次迎来不速之客,那就是体长超1.8米的帝王蟹,这些庞然大物不仅体型惊人,繁殖能力更是令人咋舌,一只雌性帝王蟹每年可产下10000多只幼崽导致短短几年内,帝王蟹数量激增至5000万只泛滥成灾。
然而与挪威人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帝王蟹却是餐桌上的稀缺美味,价格高昂得让人望而却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中国市场上的帝王蟹大多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从捕捞到运输再到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这段漫长的旅程充满挑战,帝王蟹生活在寒冷的深海捕捞难度本就不小,捕获后为保证新鲜度,必须全程保持低温环境,这就需要特殊的冷链运输设备大大增加了成本。
从俄罗斯到中国,帝王蟹要经过漫长的空运或海运,途中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整批货物报废,为降低风险运输公司往往会购买高额保险,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除了运输成本,还有繁琐的检疫程序和进口关税,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帝王蟹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挪威人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局面,帝王蟹就在家门口的海域里泛滥成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地渔民可以轻松捕获无需长途运输,也没有繁琐的进口程序,因此在挪威,帝王蟹反而成了普通人都能享用的美食。
这种反差也反映出了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有趣现象: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地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对挪威人来说,帝王蟹是需要控制的入侵物种;而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它却是珍贵的海鲜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