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在得知王盛荣只是建筑局的一个副处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

平南 2025-02-18 23:17:44

1957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在得知王盛荣只是建筑局的一个副处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提拔他为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那么王盛荣到底是什么人,和毛主席又有什么关系? 1957年9月,毛主席来到武汉视察,正值长江两岸处处繁忙的景象。武汉,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各项建设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王盛荣在哪里?"毛主席忽然问道。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在座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和省长张体学都愣住了。 很快,省委秘书长带来了消息:王盛荣现在是中南建筑工程管理局工程处的副处长,正在汉阳轧钢厂工地组织施工。这个消息让毛主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副处长?"毛主席重复了一遍这个职务。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毛主席语气中的不满。 "把王盛荣安排到省冶金厅当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毛主席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意外。 很快,王盛荣就接到了任命通知。这个消息在武汉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人都在猜测,这位王盛荣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得到毛主席如此特殊的关照。 事实上,王盛荣的经历并不简单。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他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在1932年的一次关键时刻,他还救过毛主席的性命。 但是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王盛荣的仕途并不顺遂。从中南工业部第一副部长降为一个普通的副处长,这样的落差确实令人唏嘘。 王盛荣与中国共产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武汉"八七会议"。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他担任警卫工作,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会后,组织决定选派王盛荣赴苏联学习。在苏联的学习经历,为王盛荣后来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王盛荣回到中国后被派往中央苏区。组织安排他负责少先队工作,担任少先队总队长。 在当时的革命队伍中,少先队虽然成员年龄普遍较小,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盛荣的工作能力得到认可,很快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的15名委员之一。 1932年的冬天,发生了一件改变王盛荣命运的事情。当时,毛主席正在赣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虽然毛主席是苏维埃政府主席,但那时他的建议常常得不到采纳。项英派遣王盛荣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去赣南寻找毛主席并护送他回瑞金。 王盛荣带队日夜兼程赶往赣南。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正好遇到毛主席被当地反动民团包围的危急时刻。 在这生死关头,王盛荣带领战士们及时出手,击退了民团武装,成功解救了毛主席。这次营救,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王盛荣的革命生涯掀开了新的篇章。1937年,他来到河南竹沟镇,开始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竹沟镇,王盛荣发现了许多分散的抗日力量,其中包括不少西路军的幸存战士。他向党中央发出请求,希望能派一位西路军的高级将领来此整合力量 党中央派来了李先念。在王盛荣和李先念的共同努力下,很快组建了新四军豫南抗日挺进支队。 这支部队由李先念任司令员,王盛荣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三人齐心协力,将部队发展到3000人的规模。 1939年,王盛荣虽然离开了这支部队回延安工作,但在李先念的带领下,这支部队发展成为了新四军第五师。这也使得王盛荣成为了新四军第五师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45年,在中共七大召开时,王盛荣以新四军第五师创始人的身份参加了会议。这是对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所作贡献的重要肯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王盛荣在四野担任后勤军工生产的负责人。这个职务看似不起眼,却掌管着大量的军事物资。 1949年,当李先念在湖北剿匪时遇到武器装备短缺的困难,王盛荣二话不说就调拨了一批武器支援。这个决定虽然帮助了湖北的剿匪行动,但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林彪得知此事后十分不满,认为王盛荣调拨物资没有事先请示报告。这件事的结果是王盛荣被调离军队系统。 随后,王盛荣调任中南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同时兼任有色金属管理局局长。这本是一个重要位置,但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950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王盛荣负责处理国民党在香港遗留的1000吨钨砂。他将这批钨砂变卖后购买了车辆和汽油,用于支持工业建设。 这件事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人翻了出来,有人指控他中饱私囊。虽然周恩来总理出面说明了事情的真相,证实这是执行中央任务,但王盛荣还是受到了处分。 他被降职为中南建筑工程局的副处长,从部级降为处级。这样的降职处分,对于一个曾经的军委委员来说,落差不可谓不大。 1957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在武汉视察时想起了王盛荣。得知他只是一个副处长后,毛主席立即下令提拔他为省冶金厅厅长。 然而,王盛荣担任厅长的时间并不长,仅仅一年后就再次被撤职。这次撤职之后,他再也没有担任过重要职务。 直到2006年去世,王盛荣都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0 阅读:6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