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小人”,2025年2月,一男子花2000元跟团四川7日游,发现女导游话里

笔杆子说 2025-02-19 11:02:26

“你就是小人”,2025年2月,一男子花2000元跟团四川7日游,发现女导游话里话外要求他们必须购物,男子仗义直言,要求女导游签“不强制消费保证书”!怎料,女导游恼了,直接将车停在无人区“威胁”游客,还当众辱骂男子,说大家不消费这团都没法带了! (信源:大风新闻——2025-02-15——《游客称遭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无人区,女导游:“他把全车人鼓动说不去购物,团没法带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简单的几个字,曾点燃了多少人心中对远方的渴望。 然而,现实却常常冰冷地将这份热情浇灭。 2月份的四川九寨沟,本应是如诗如画的风景,却成了20名游客噩梦的开始。 这并非天灾,而是人祸——一场由导游一手导演的强制购物闹剧,将“诗和远方”变成了“一地鸡毛”。 这20名游客,来自五湖四海,都满怀着对四川美景的憧憬。 他们选择了成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青羊一分社组织的“四川7天游”,每人缴纳2000元的团费,本以为可以轻松惬意地享受旅程,却没想到,从第一天开始就掉进了“低价团”的陷阱。 2月2日,行程第一天,导游就迫不及待地将他们带往购物点。 部分游客没有购物,导游的脸色立马就变了,言语中带着威胁的意味。 这给原本轻松的旅程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为接下来的“逼宫”埋下了伏笔。 真正的“暴风雨”发生在2月4日。 大巴车行驶在前往九寨沟的路上,窗外是漫天飞雪,车内气温低至-13℃。 导游再次提出强制购物的要求,态度比之前更加强硬。 为了达到目的,她竟然不顾游客的安危,将大巴车停在了岷江无人区,长达20多分钟。 车上还有老人和孩子,在这冰天雪地里,他们的处境岌岌可危。 面对游客的质疑,导游不仅没有悔意,反而变本加厉,辱骂游客,甚至威胁要将他们丢弃在无人区。 游客王先生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令人愤怒的一幕。 视频中,导游的蛮横无理、游客的无奈与愤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哪里是导游,分明是“劫匪”! 事情发生后,游客们寻求旅行社的帮助,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赔偿。 然而,旅行社的回应却令人失望。 他们互相推诿,一会说导游不属于他们公司,一会又说没有接到游客的投诉。 成都市文旅局和青羊区文旅局也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此事,互相踢皮球。 这不禁让人质疑,旅游市场的监管究竟在哪里? 相关部门的职责又是什么? 难道游客的合法权益就如此被漠视吗? 据了解,类似的强制购物事件在旅游行业并非个例。 一些旅行社为了降低成本,会与一些“野导游”合作,出了事就互相推诿,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这种行为,无疑是在给旅游市场埋下“毒瘤”。 2月15日,记者多次拨打旅行社负责人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2月16日,王先生表示旅行社已经联系他道歉,并愿意给他和部分游客退费。 迟来的道歉和退费,并不能弥补游客们所遭受的精神伤害,也无法挽回他们对旅游的失望。 这起事件,暴露了旅游市场监管的严重缺失。 法律法规虽然明文规定导游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但实际执行中却常常形同虚设。 相关部门的反应迟缓、互相推诿,更让游客的维权之路难上加难。 面对这样的情况,游客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要保留好证据,例如录音、视频等。 其次,要及时拨打旅游投诉热线,寻求帮助。 此外,要拒绝签署任何不合理的离团协议。 必要时,可以通过媒体或网络平台曝光,借助舆论的力量推动事件的解决。 九寨沟强制购物事件,只是旅游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 要根治这一“毒瘤”,需要多管齐下。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 旅行社也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导游的素质,杜绝强制购物等违规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放心出行,享受真正的“诗和远方”。 旅行,本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承载着人们对远方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当强制购物、欺诈宰客等乱象充斥着旅游市场,旅行就变成了“旅途中的忧虑”。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还旅游市场一片净土,让“诗和远方”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0 阅读: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