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江苏,从北宋已经开始了
红袍山人啊
2025-02-19 15:13:11
北宋时期,江苏南部的苏锡常镇4个市都归到两浙路和浙江在一块。
北宋时期的两浙路是重要的地方行政区,以下从其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介绍:
行政区划
• 范围:两浙路范围基本继承唐末两浙道,大致包括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南部的苏锡常镇四市和上海市。
• 州府军设置:至道三年置,包括14州2军,即苏州、常州、润州、杭州、湖州、秀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睦州、温州、处州和江阴、顺安二军。
经济发展
• 农业:浙西太湖流域河湖交错,苏、常、湖、秀四州土地肥沃,是南方发达农业区;浙东多山地,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但越州有陂湖灌溉之利,农业较为优越。
• 手工业:北宋钱塘江流域的纺织业、酿酒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异常发达,杭州成为丝绸主产区,民间丝绸贸易活跃。
• 商业:杭州、明州等城市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北宋端拱二年,朝廷在杭州设立两浙路市舶司,咸平二年,又在杭州、明州分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文化教育
• 书院兴起:两浙路有许多著名书院,如杭州的万松书院、明州的月湖书院等,为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场所。
• 文学艺术繁荣:涌现出苏轼、柳永等文人,他们在两浙路留下众多诗词佳作。同时,两浙路的绘画、书法艺术也蓬勃发展,出现了李公麟等著名画家。
• 科技成就突出:在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沈括是两浙路杰出科学家代表,他的《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
政治地位
• 重要财源地:两浙路经济发达,是北宋朝廷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地之一,所缴纳的赋税在全国占比很高,对北宋财政贡献巨大。
• 官员选拔重要区域:此地文化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为北宋朝廷输送大量官员,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交通状况
• 水路: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如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构成便捷水运网络,促进了区域内及与其他地区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
• 陆路:以杭州为中心,有通往各地的官道,连接了各州府军,保障了陆路交通的畅通。
0
阅读:10
Joker
江苏本身就是清朝才有的概念吧,明朝时候才开始合并的我记得?后面也一直分分合合的
沿途v
苏州,常州,润州
豆友205526117
本来就没有什么江苏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