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公九卿制?请看图
红袍山人啊
2025-02-19 16:08:06
图片拍摄于陕西西安汉景帝阳陵博物馆
汉代的三公九卿制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僚制度,基本架构继承秦制又有发展变化,以下是具体介绍:
三公
•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等权力,如汉初的萧何、曹参等都曾任此职。
•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战时需皇帝授予兵符才能调动军队,像周勃曾在平定诸吕之乱时发挥重要军事作用。
•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还负责掌管律令、审理重大案件等,如张苍曾担任此职。
九卿
• 奉常(太常):掌管宗庙礼仪,兼管文化教育,负责祭祀、礼仪制定及管理博士官等事务,在维护封建礼教和文化传承方面起重要作用。
• 郎中令(光禄勋):掌管宫殿警卫,负责皇帝的安全保卫,统率郎官等侍从人员,如汉武帝时的李广曾担任此职。
•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负责皇宫宫门的守卫和治安,统率卫士,保障皇宫安全。
•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为皇帝出行和国家军事等提供马匹保障,在交通和军事后勤方面至关重要。
• 廷尉: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负责审理全国案件,维持法律秩序,如张释之曾以公正执法闻名。
• 典客(大鸿胪):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接待外国使节和处理国内少数民族事务,促进了汉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交流。
•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如登记皇族成员信息、管理皇族内部事务等,维护皇族秩序和特权。
• 治粟内史(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官职,负责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管理。
•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负责为皇室提供各种生活用品和服务。
汉代三公九卿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三公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九卿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央行政管理体系,为汉代的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