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一个问题“既然山东分为齐鲁两种文化,为何都没产生类似“杭州六小龙”这样的企业?”还挺有感触的,就多写两句。
山东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盘子做大的同时,没有摸索出一套市场化的资金使用方式,表征就是金融业薄弱。也别说青岛什么金融中心排名多高多高,济南和青岛的金融业基本都是搞区域总部模式,本地金融机构有哪个具备全国竞争力的?
这么大的本地企业基数,居然没有奶出金融业巨头,现在式微了,指望外省金融机构帮你盘活资金?太难了。但很多东西要说自身内部多没有远见,其实也不一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内外部原因错过了几个节点,后面滚雪球就滚起来了。
比如题主也说了齐鲁两个文化,鲁那边我也不是十分了解,但齐文化本质就是工商业立本,大家去看看管仲在两千多年前的政策,就知道商业这块齐国从来也不缺乏基因。
哪怕是当代,当年齐都所在地淄博,九十年代已经有国内第三大证券交易所了,而且设立时间也没比那两家晚多久。同时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也诞生于淄博,这个考过证券从业的都刷到过应该。
后来呢,哎金融这个问题真的太难受了,九十年代末名义上是以自动报价系统风险太大,实际上咱也不知道的原因,关停了淄博证券交易所,当时甚至都已经在武汉广州开分所了。自那波直接打断山东本地金融业的发展后,感觉也没人有这个心思继续搞了。
但券商这个问题是真的可惜啊,这个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外部政策支持,当年本地这么大资金量,竟然真就没有搞出几家大的来,就一个中泰还是二梯队了。
当时参加这个淄博政府的人才联络站座谈的时候,看到淄博本地的企业上市好几家找的都是东吴、华泰这些江苏的机构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金融服务机构问题。但这块补课就太麻烦了,已经后发了,而且这两年省内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比较难补。
山东下一步首先要做的,是优化经济分区,认清并正视泰山山脉的打断效果,继续试图单一支点摊大饼辐射,只能被越拉越远。济南、青岛各管一摊,画俩圆,圈里兄弟不但不互补还是竞争关系,济南圈没有港口、青岛圈没有内部腹地,这还搞毛线了。
反而齐鲁的古代划分本身就是个非常好的参考,绕开泰山,设定南北两条经济线。
北边自然是济青连线,实际上覆盖从鲁西、鲁北一直到半岛。这条线从清末就已经被发掘出来了,事实上给这条线注入资源的回报早就被证明过了,一条线上从矿产石油资源到港口贸易,现在怎么说也是国内一梯队守门员水平,盘活的概率更大。
而南线就是菏泽到日照,再搭上半个青岛。沿途的泰安、济宁和临沂是中轴。现在济宁的高端制造业和临沂的小商品走日照港出去,其实走的就是这条线了,南线自发的就是会天然抱团,也就是以前的鲁国和莒国。
其实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早就暗示了,盘活两条线比学习人家其他地方超级城市以点带面要更适合山东,尤其是不要试图用济南一个地方来辐射半岛之外的所有城市。有泰山这个老祖宗在,这个天堑就是会挡住你的影响力投射。
怎么说呢,山东这两年是真的挺难的,和浙江、江苏互为镜像了。不止杭州有六小龙、江苏有苏州工业园,一个环保,山东的石化很多也去了宁波、类似复合板这些有排放风险的产业也搬到苏北了。
现在的情况是,山东手里新鸟还没看到、老鸟也给飞了;看着浙江、江苏手里新鸟老鸟都有,那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但山东自古就不缺人才、更不缺文化内核。什么公务员本位思想,齐地开辟商业玩法的时候,长三角珠三角还没开发呢。山东这个位置和文化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边缘化,现在的情况是只要路子找对、有耐心,就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