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驻中国大使顾凯杰:对话与威慑1.顾凯杰(VijayGokhale)在2

烨华聊商业 2025-02-20 12:21:24

印度前驻中国大使顾凯杰:对话与威慑

1. 顾凯杰(Vijay Gokhale)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任驻中国大使,对中国较为了解。2025年1月13日,他在《今日印度》发了一篇文章谈中印关系。在印度的舆论环境中,算是比较清醒的。

2. 文章的背景是,中印2024年底就结束边境冲突对恃达成了一致,为恢复往来、发展经贸扫清了障碍。顾凯杰清醒地指出,印度对中国的经贸依赖是现状,如印度制药和纺织是“明星出口产品”,但严重依赖中国机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而且顾凯杰痛苦地看到,中国意识到了问题,对印度进行了出口限制。

3. 在中印发生冲突之前,中国对印度出口处于“野蛮生长”状态,许多企业为了赚钱来到印度大市场。这对印度其实是好事,印度得到了相当多的技术资源,如手机产业链,才能承接苹果手机产线转移。

4. 但是印度取消了直航,收紧签证,让旅行变得极为不便。这一切还等着恢复。但更不好的是,引发了中国的警惕,收紧了对印度的出口控制。如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这些中国的优势产业,是印度需要的,以印度市场换取技术转移将是很好的生意。但现在都被管控了,甚至盾构机也被海关阻拦。

5. 顾凯杰知道厉害,说这是中国对印度的“工业制裁(industrial sanction)”。他认为原因是,中国怕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怕被取代,如苹果转移产业到印度引发警惕。他认为中国的意图是,让印度成为中国产业链的一部分,而不是替代。

6. 文中说要“自立自强”,自己建立稀土等一系列产业链,或者找俄罗斯与西方“盟友”解决供应链问题。这些办法在印度的文章中是老生常谈,是个人都这么说,所以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最近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莫迪政府寄予厚望的PLI生产激励挂钩计划(给钱鼓励外资转移工厂和技术)失败了,准备的钱只给出去十分之一,别人有各种顾虑。印度政府转向“重点产品计划”,要创造就业、提高产品质量。

7. 因此,顾凯杰认为还是应该和中国谈,市场换技术,如果中国要印度市场,那就得技术转移。如果中国不同意,那么印度也有筹码,自己研发、靠盟友,算是“威慑”。这算是一个比较清醒的认知,最起码知道中国技术的重要性。我也一直说,“印度市场+中国技术”是非常强大的发展组合,顾凯杰应该是同意的。印度人出于天性的乐观,和对本国天才的盲目自信,一般认为印度技术更强,或者努力下就能超过中国技术。印度精英知道真相,但不愿意指出来,现在忍不住了。印度普通人自己也发现了,印度本国正在大反思,为何落后中国这么多。

8. 但是顾凯杰的问题是,他可能还是高估了印度的重要性。中国需要印度的市场,能赚钱当然不是坏事。但印度这钱也没那么关键,不赚也可以。所以,会是印度更需要中国产品,即使不技术转移,也还是需要。基本会是这么一个博弈结果,除非印度人自己找到了绕开中国产业链的办法。

0 阅读:504

评论列表

未央

未央

6
2025-02-21 13:55

中国应当忽略印度,就当这个国家不存在,它太恶心了。冒头就打它,成品倾销它

兽仁

兽仁

2
2025-02-21 19:59

文章没提到印度的信誉。

青青

青青

1
2025-02-21 16:28

一个分裂的印度才是好印度!

猜你喜欢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