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腰刀
十七至十八世紀
刀身:鋼;刀柄及刀鞘:銀、金、銅、絲絨
藏
刀柄是精緻的動物造型,銅鎏金的材質上刻着近似菱形的花紋,使其看上去金光燦爛。刀刃上刻有三行波斯文,其中的一個單詞已有學者譯讀出來,意思為「伊斯法罕」,亦即是十六至十七世紀期間薩法維王朝的首都,現於伊朗境內,因此推测刀刃是在中東地區製造的。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進京,将此腰刀進給了乾隆帝,從此這把腰刀被收藏於清宫裹專門舉辦藏傳佛教活動的梵宗樓內。
拍摄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 修明武备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 物质文化资料 国潮正当红 香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