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还有一个数据化的信号比较重要:店播(商家自播)的GMV贡献已经超过了达播(达人带货),而且这是有意干预分配的主动结果。
只能说头部主播的「塌房」是有影响的,至少平台已经过了依赖标杆灌输直播电商这个心智的阶段,而且达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根本矛盾,那就是只要坑位费和佣金的商业模式存在,这个直播间里的价格就不可能到底,相比之下,拼多多作为竞对就完全可以标榜挖掉了这块中间成本,理解起来也很容易。
所以大概也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头部主播已经走过了他们最好的光华岁月,平台力捧,簇拥者众,管制有限,虽然时间也不算长,但说到集中化的造富运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往后就不一样了,百万粉丝以上的带货主播,给抖音电商的大盘贡献差不多只有9%左右了,未来只会低不能高,最后回归人货场的商业逻辑,推销员当然还可以有,但不再会是成交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店播倒是一直扶不上墙的那一方,商家搞流量的网感和套路显然比不上原本就在网络上摸爬滚打的网红,这些年来有点学费终于交完的意思,做得好的店铺多少都有模仿到了个人主播的精髓,知道卖货的前提是要造人设、想脚本、出爆品,你帮平台解决内容供给的问题了,平台也就愿意帮你解决交易转化的问题。
从抖音电商GMV的构成来看,货架/店播/达播三大场域的占比成了4:3:3,连直播带货这顶帽子,抖音都不想戴得过于牢固了,原因也很简单,直播电商的天花板有点低了,即便拿走牌桌上全部的钱,也追不上货架电商,过去少走了多少弯路,现在都要重新补回来,短期盯阿里、长期打拼多多的局势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