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唐朝名将阿史那忠墓被发掘。没想到,他的墓志铭,竟爆出猛料。铭中记载,

文山聊武器 2025-02-20 18:54:05

1972年,唐朝名将阿史那忠墓被发掘。没想到,他的墓志铭,竟爆出猛料。铭中记载,当年,阿史那忠迎娶的唐朝公主,并不是唐太宗亲生。更劲爆的是,阿史那忠的丈母娘,竟是寡妇再嫁,得以封妃。 1972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以南约20公里的昭陵墓区,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座唐代墓葬。这座墓的主人,正是唐朝著名的突厥将军阿史那忠。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一块刻有墓志铭的石碑,吸引了专家们的注意。 墓志铭告诉我们,阿史那忠是突厥启明可汗的侄子,他的父亲阿史那苏尼失是突厥王室重要成员。贞观四年,年仅二十岁的阿史那忠立下大功,他协助唐军擒获了突厥颉利可汗。 正是这份功劳,让阿史那忠得到了唐太宗的重用。唐太宗不仅封他为左屯卫将军,还赐给他一个汉名"忠"。 但墓志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阿史那忠妻子的记载。按照当时的记载,他的妻子被封为定襄县主,是"纪王慎之同母姊"。 纪王慎是唐太宗的第十个儿子,他的生母是韦贵妃。而定襄县主作为纪王慎的同母姊妹,却并非唐太宗的女儿。 墓志铭进一步揭示,定襄县主的父亲是李珉,一位隋朝户部尚书李雄的儿子。而她的母亲,正是后来的唐朝韦贵妃。 阿史那忠与定襄县主的婚姻,体现了唐朝与突厥联姻的政治智慧。通过这场婚姻,唐朝不仅安置了一位功臣,还进一步巩固了与突厥的关系。 墓志铭还记载,定襄县主在永徽四年去世后,被安葬在昭陵陵区。二十多年后,阿史那忠去世,也被葬在同一位置,与妻子合葬于此。 这次考古发现,不仅补充了史书记载的不足,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的政治婚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阿史那忠墓志铭的发现,让我们得以追溯韦贵妃的第一段婚姻。这段婚姻背后,藏着一个显赫家族的沉浮故事。 韦贵妃的前夫李珉,出身于渤海郡望族。他的父亲李雄在隋朝担任户部尚书,是朝廷重臣。 在隋朝开皇年间,李雄曾跟随韦贵妃的曾祖父韦孝宽征战。两人配合默契,一同打败了反叛的尉迟迥,立下赫赫战功。 正是这份战功,让李雄获封为建昌县公。但是好景不长,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李家的命运。 大业九年,隋炀帝的重臣杨素之子杨玄感举兵谋反。因为某些原因,隋炀帝对李雄产生了猜忌。 面对隋炀帝派人前来拘捕,李雄选择了投奔杨玄感。但杨玄感很快被镇压,李雄也因此被处死,整个李家遭到抄家。 这场变故直接影响了韦贵妃的命运。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她,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女儿开始了新的生活。 所幸韦氏家族的势力仍在,为韦贵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韦氏家族与隋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 韦贵妃的三叔韦圆照,娶了隋文帝杨坚的孙女丰宁公主。她的堂姑姑则嫁给了隋炀帝的长子杨昭为继妃。 随着隋朝的灭亡,韦氏家族又迅速投靠了李唐王朝。 武德四年,二十五岁的韦贵妃进入了李世民的后宫。她的堂妹韦尼子也在同一年成为了李世民的妾室。 韦氏家族通过联姻,不仅保全了家族利益,还为自己赢得了新的政治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韦贵妃入宫时带着前夫所生的女儿,这在当时并不常见。但李世民不仅接纳了这个女孩,还后来将她封为定襄县主。 在唐太宗后宫中,韦贵妃的地位可谓独特。贞观元年,她被册封为正一品贵妃,位居后宫第二。 这个封号来得不寻常,因为当时韦贵妃还没有为太宗生下儿子。她唯一的子女是武德七年)生下的临川公主。 后来,韦贵妃又为唐太宗生下了第十个儿子李慎。李慎出生后不久,就被封为申王,后改封纪王。 韦贵妃的两个子女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她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被封为定襄县主,嫁给突厥贵族阿史那忠。 这门婚事的政治意义重大。阿史那忠不仅是突厥王室成员,更立下了擒获颉利可汗的大功,是唐朝笼络突厥贵族的重要人物。 临川公主的婚事同样显示了韦贵妃的政治地位。她嫁给了周道务,这位驸马出身名门,是汝南周氏后裔。 周道务的家族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帝喾,他的祖父周法尚在隋朝时就是显赫人物。这样的婚配,足见唐太宗对韦贵妃一系的重视。 唐太宗去世后,韦贵妃的处境比其他嫔妃要好得多。永徽元年,她被封为纪国太妃,保持着崇高的地位。 相比之下,同样出身韦氏家族的韦尼子就没有这么幸运。因为没有生育子女,她在太宗死后被送入寺庙为尼。 但是好景不长,麟德二年,韦贵妃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九岁。她的去世,标志着这个传奇女性一生的终结。 然而,韦贵妃家族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 垂拱四年,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与其子李冲密谋造反,试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虽然韦贵妃的儿子纪王李慎并未参与其中。 但在叛乱平息后,李慎还是被牵连其中。永昌元年,他被诬告谋反,改姓虺氏并被流放。 这次流放成了李慎生命的终点。在前往流放地的路上,他就去世了。至此,韦贵妃的后代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

唐朝以前中国根本没有什么守节之类玩意,女性还拥有独立财产权之类。宋朝赵匡胤家族是中亚粟特人,将中亚歧视妇女习俗带入中国,才出现守节、裹脚之类恐怖玩意。

0 阅读:7695

评论列表

常叹此身非我有

常叹此身非我有

24
2025-02-21 08:23

作者受明清理学的毒太深!——以为古代对寡妇、离异妇女都很歧视——事实是:一直在明代理学兴起之前寡妇、离异妇女只要自身条件好都不愁嫁!娶寡妇、离婚妇女也不掉份!——汉武帝的妈就是听说太子选妃特意离婚去参选的——当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而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对她很满意,《孔雀东南飞》里的女主刚离婚,太守儿子就来求婚,南宋的李清照嫁了三次,唐代从皇帝到大臣娶寡妇更是家常便饭!

溺水的鱼 回复 02-21 13:59
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俩的第二个皇后都是二婚女,尤其是宋仁宗的第二个皇后还是朝中大臣们选的[呲牙笑]

用户13xxx27 回复 02-21 13:58
宋仁宗的曹皇后

琳琅

琳琅

19
2025-02-21 09:16

搞笑了,韦贵妃是二嫁在史书上就有记载,与前夫生的女儿也得到县主封号。唐太宗后宫也不止一个妃子是二婚。

博采众源百川

博采众源百川

17
2025-02-21 08:40

阿史那忠墓在礼泉烟霞镇西周村村西。

考古

考古

12
2025-02-21 04:41

虺文忠

名扬爷爷

名扬爷爷

6
2025-02-21 21:38

狗屁不懂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iscking

iscking

5
2025-02-21 12:58

历代皇室里二嫁的皇后、妃子多了去了。也就到南宋以后才少…清开国那段时间不能算

张蔡张蔡

张蔡张蔡

4
2025-02-21 14:47

难怪吉利可汗这么容易被攻破,身边有个兄弟就是内奸!

雪中行

雪中行

3
2025-02-21 19:31

你说的太详细了,阿史那家族是突厥的统治者,小心土耳其又来认祖宗

仙得法歌

仙得法歌

2
2025-02-22 02:06

宋代还一堆大臣争娶寡妇呢。罪魁祸首是朱熹搞的理学,都快南宋了

夏至

夏至

1
2025-02-21 19:07

专家吃饱没事就去墙角数鸡扒毛才好,整天不干正事。

真的假不了

真的假不了

1
2025-02-21 12:58

韦家不是一直到太平公主都还存在吗?

良事贤聊

良事贤聊

1
2025-02-21 14:38

小编,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曾祖父一起打过仗,你是认真的吗

良事贤聊 回复 02-21 17:43
那还说得过去。其实大家都以为古代结婚早。其实把历史拉长了看,普通家族平均23年为繁衍一代人,而达官贵人家族反而是平均25年才繁衍一代人。这是有事实为依据的

卜卜星 回复 良事贤聊 02-21 17:50
这场变故直接影响了韦贵妃的命运。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她,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女儿开始了新的生活。原文是这么说的。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