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春日荐片季 【盖·里奇像昆汀一样,有更多的《两杆大烟枪》该多好】
🌟总体评价:
在盖·里奇的电影江湖里,必须要有帅、雅、乱,以及绅士、痞子与话痨,还有他的故乡。
看他的电影无关其他,只需会心一笑解烦忧,多看几遍理头绪;反手一套素质评,一句感叹抒胸臆;白天黑夜催续集,舔屏断袖吃烤鸭;细品剧情与台词,迷恋母猪和绅士。
他的电影风格则是快速剪辑、多线叙事、精彩反转、逗趣台词、缤纷群戏,总是一股脑给出大量信息,稍不留神就会被侃晕。
可是,一旦理清故事线、找出关键点,兼顾头和尾,就能收获极致快感,从而上瘾到不能自拔。
毕竟不管前期铺垫了多少条线索,最后总能完美的汇成一条为主线服务的故事,盖·里奇的首部长篇作品《两杆大烟枪》便是如此。
🎥精妙故事:
《两杆大烟枪》把故事讲得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出场多达20多个角色,且每个人都性格鲜明。
还让他们通过丝滑的巧合相遇碰到一起,在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加持下,几组人马汇成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最后还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让观众意犹未尽又欲罢不能。
《两杆大烟枪》表面上看是古典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五幕剧叙事,实则借助主线开枝散叶,将单线变成多线,又内嵌重复线性叙事,把完璧归赵、得来全不费工夫、阴差阳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几个词诠释的淋漓尽致。
《两杆大烟枪》跟昆汀的《低俗小说》一样,不讲究什么意识流,也不强调什么电影美学或视觉艺术,只是想讲一个好故事,着重剧本结构的塑造,让观众看得爽,看得过瘾,这就够了,扯艺术就不是后现代主义风格。
至于《两杆大烟枪》的故事讲了什么,平铺直叙的说出来就失去了观影的乐趣了,这部电影的精髓就不在于不能剧透,有一个因嫌弃话密到讨厌无聊,40分钟过后沉迷于叙事,入神于节奏,从而不能自拔的过程。
更为关键的是,这么一个不循规蹈矩,各种脏话满天飞的电影,竟然还有一个新古典主义的主题,影片从头到尾都在传达一个思想,不要想不劳而获,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不要污言秽语,即使片中出现125次F开头的词汇。
🎯后续乏力:
盖·里奇的第一次真是太猛了,以至于后来的他再也没有这么有灵性的黑色幽默和荒诞不经出现了,这一点确实不如昆汀。
昆汀《落水狗》出道,《低俗小说》封神,《杀死比尔》重回巅峰,《无耻混蛋》再证非昙花一现,《被解救的姜戈》成为另一个昆汀。
而盖·里奇则是《两杆大烟枪》封神,《偷拐抢骗》延续,《大侦探福尔摩斯》再创纪录,《绅士们》回归自己,然后就平平无奇炒冷饭,不如被金棕榈加持的昆汀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