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美俄谈判,不让欧盟上桌,突然给世界提了一个醒:大名鼎鼎的欧盟,已经丧失了丧失了和中美俄平起平坐的资格,沦为了一个棋子。 欧盟现在这种尴尬局面,其实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外部的算计,也有内部的“病根”。从外部看,美国这次绕开欧盟直接和俄罗斯谈,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想快速搞定俄乌冲突这个“烂摊子”,给自己的外交成绩单添一笔。 特朗普的算盘是,与其拖着欧洲一起磨蹭,不如直接和俄罗斯谈条件,效率更高。毕竟欧洲内部意见太多,法国要面子,德国怕经济崩,东欧国家又天天喊打喊杀,协调起来太麻烦。 但这么一来,欧盟就成了“局外人”,连乌克兰这个当事国都被排除在外,更别提欧洲的安全利益了。美国这种“甩手掌柜”的做法,本质上还是把欧洲当成了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需要你的时候让你冲锋陷阵,关键时刻却连上桌的机会都不给。 但问题更大的是欧盟自己。过去几十年,欧盟的安全防务一直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经济上又对俄罗斯能源有严重依赖,结果俄乌冲突一爆发,这两头都被卡脖子。 德国为了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硬生生断了便宜的天然气,结果工业成本飙升,经济被反噬,现在连总理朔尔茨都要因为经济问题下台了。 更尴尬的是,欧盟内部连个统一的声音都难凑齐:法国想当欧洲老大,德国怕得罪俄罗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恨不得直接和俄开战。这种分裂让欧盟在关键时刻根本拿不出像样的对策,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欧盟的“主权幻觉”。表面上欧盟是个整体,但实际上成员国各有算盘,外交政策很难统一。 比如匈牙利一直反对制裁俄罗斯,斯洛伐克对军援乌克兰也拖拖拉拉,这种内耗让欧盟在国际谈判中根本没法像中美俄那样“一个拳头打人”。 俄罗斯专家甚至直接说,欧盟国家不算“完全主权国家”,这话虽然难听,但某种程度上戳中了痛点:欧盟既没有统一的军队,外交上又受制于美国,关键时刻当然会被当成“二流玩家”。 不过,要说欧盟从此就一蹶不振,可能还为时过早。这次被踢出谈判桌,反而刺激了欧洲的危机感。法国紧急召集欧洲领导人开会,德国开始讨论增加国防开支,连立陶宛这种小国都跳出来骂美国“背后捅刀”。 这些反应说明欧洲人终于意识到,靠美国保护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未来欧盟可能会更努力推动战略自主,比如组建欧洲军、减少对俄能源依赖、甚至尝试和中国等第三方合作来平衡影响力。当然,这条路走起来会非常艰难,毕竟内部矛盾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有意思的是,中国在这次风波中的角色很微妙。当美俄搞“密室交易”时,中国站出来说要搞多边对话,把乌克兰、欧洲和发展中国家都拉进来谈。 这招既符合中国一贯的外交风格,又悄悄给欧洲递了梯子,你不是被美国抛弃了吗?我这儿有个场子你可以来。这种操作其实是在提醒欧盟:单靠美国不行,但完全自主又没能力,不如多找几个伙伴分散风险。 说到底,欧盟现在的困境就像个中年危机的“大佬”:年轻时风光无限,现在上有老(美国)下有小(成员国),自己还得了“三高”(高依赖、高内耗、高成本)。 能不能翻身,得看它能不能痛下决心改革。要是继续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那可能真就变成大国博弈的棋盘了;但要是能借这次危机真正团结起来,说不定还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毕竟,世界格局越乱,中间力量的机会反而越多,关键看欧盟敢不敢赌这一把了。对此你怎么看?
俄乌冲突三年,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土地属于俄罗斯,债务属于欧盟,资源属于美国,重
【2评论】【4点赞】
只聊一小时
欧洲不可能翻身了,脊梁骨断了,看看他们无脑政客的表现就知道他们完了,扶持女政客当政就更得完蛋了。以后就是中美的竞争了,其他的都是菜。
ab3721a
自以为世的结果。作用(付出)与反作用(回报),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