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董事长的楚门世界摘自卷宇宙漫谈王育琨频道这是一个关于背叛、觉醒、改

姬锋 2025-02-21 20:21:01

何小鹏:董事长的楚门世界

摘自 卷宇宙漫谈 王育琨频道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觉醒、改革与重生的故事,更是一位CEO从数据囚徒蜕变为制造业暴君的血泪成长史。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2022年,那时的何小鹏仿佛活在一场精心编排的楚门秀中。当他站在G9发布会的聚光灯下,满屏的差评和暴跌的股价,终于撕开了虚假繁荣的面具。这场发布会的失败,让所有人看到了小鹏的系统性危机。数据会撒谎,但市场的耳光从不留情。当时的小鹏面临楚门世界的三大谎言:供应链黑箱、成本造假、数据共谋。

先说供应链黑箱。王凤英的调查报告显示,小鹏的钢材采购价比市场价高出15%,采购团队通过伪造37份合同,掩盖中间商层层抽成的黑洞。第二是成本造价。为让P7车型的物料成本看起来与比亚迪汉持平,团队转移了1.2亿元研发费用,隐瞒模具费分摊漏洞,甚至让供应商承担额外物流成本。第三是数据共谋。从中层管理者到采购专员,一场持续两年的数据化妆舞会,让何小鹏误判形势。他们用PPT造了一堵墙,把何小鹏困在信息茧房里。

这场欺骗的代价是惨烈的。2022年第四季度,小鹏净亏损23.6亿元,毛利率跌至 -2.4%,股价较峰值蒸发80%。当所有数据都是剧本,CEO不过是楚门世界的提线木偶。何小鹏在内部会上怒吼,摔碎的不只是茶杯,更是对旧体系的彻底宣战。我想何小鹏这个时候心里一定有一个声音:他们用财务魔术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这不是造假,是谋杀。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雷军的一句话如同当头棒喝:你只想当董事长,不想做CEO。何小鹏终于意识到,造车不是互联网产品的浪漫实验,而是制造业的生死竞速。何小鹏终于下定决心,进行了三场刮骨疗毒的革命:大换血,CEO变形记,成本绞杀战。

首先是组织大换血。2023年10名高管被裁,85%的一级部门负责人离职,采购团队全员重组,这个比例在企业中极其罕见,说是天崩地裂、血肉成灰的人事变动也不为过。当某高管摔门喊道“行业潜规则本就如此”时,何小鹏回应“CEO最没资格当好人”。

其次是CEO变形记,他撕掉凡人修仙传的封面,开始带着游标卡尺突袭车间,用AI分析两小时会议录音,把“下次再讨论”的无效发言从54%压缩到17%,甚至亲自核对3426笔供应商账款,发现6.7%的付款都存在猫腻。最后是成本绞杀战,高管办公室面积砍掉40%,剩下的钱变成500套高精度检测仪器;食堂餐标降至15元每人,却给工厂加装价值千万的恒温系统。脱掉西装和领带,穿上工装劳保鞋,这才是制造业CEO的成人礼。

这场改革近乎残酷,甚至采购总监离职时留下狠话:没有灰色空间,供应链根本玩不转。但何小鹏用结果证明,2023年第三季度,小鹏单车成本下降11%,存货周转天数缩短至行业最优的28天。

为了实现自我救赎,何小鹏在内部进行了三场刮骨疗毒的革命,然而在这场变革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她就是来自长城汽车的铁血女王王凤英。这一期我就来聊聊王凤英是如何让小鹏汽车起死回生。

王凤英为小鹏带来的是几十年的造车经验,她用打造爆品的攻势,展开了一场传统制造业智慧与造车新势力的碰撞。这位前长城汽车二号人物到任后,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场改革大致分为三部分:战区切割术、成本狙击战、定价闪电战。

我们先来看看战区切割术,王凤英将四个大区拆分成25个战区,决策链路从七级压缩到二级。王凤英提出在新能源战场上听得见炮声的人必须能直接开炮,决策链条优化后从层层上报变为一线直达,极大地提高了运转效率。第二是成本狙击战,当行业还在争论激光雷达的必要性时,她带队砍掉30%的支架硬件成本,省下的钱用于建设1200座自营充电桩,被扔进垃圾桶的激光雷达样品上贴着标签:省一分钱比多10公里续航更重要。最后是定价闪电战。在P7+定价会上,她的钢笔戳穿报价单:18.68万,比竞品低1万,报幕成本必须再压5%。财务总监当场算出,若达成目标,年销量破20万辆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市场给了这次变革极大的正面反馈,Moana 00上市首月斩获1.5万辆订单,P7+两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2024年四季度小鹏毛利率转正至5%,交付量冲上新势力榜首。用户要的不是参数表上的星辰大海,而是12万元就能摸到的智能平权。王凤英的作战地图上,每个价格带都是刺刀见红的战壕。就在刚过去的2025年1月,小鹏以30350台交付量重夺新势力榜首。何小鹏与王凤英的合力,让小鹏汽车从ICU中走出,实现了华丽的翻身。这一成绩不仅让人意外,更让人看到了小鹏汽车的潜力和未来。

2025年的何小鹏不再困于楚门世界,而他的战场已延伸到更凶险的深水区。小鹏深刻知道作为一家车企抢占技术高地的重要性。为此,小鹏汽车布局了三大技术,分别是AI和武库、制造炼金术、天空争夺战。首先是AI,小鹏将端到端大模型迭代周期压缩至7天,智驾系统用户粘性提升至83%,改写了车企沦为科技公司附庸的剧本。其次是制造炼金术,一体化压铸良品率突破99.2%,60度电池实现600千米续航,每度电成本较行业低6%。最后是天空争夺战,这是何小鹏大胆的投资。飞行汽车X3完成适航取证测试、低空出行网络签约23个城市,在雷军们的地面战场外开辟新维度。

至此,何小鹏终于走出了楚门世界,曾经的监视器正变成瞭望未来的望远镜。我想当何小鹏站在供应链大屏前,看见那些实时闪烁的生产数据时,他的内心独白一定是这样的:如果再见到2022年的自己,我会对那个绝望的CEO说,恭喜你终于醒了。

何小鹏与王凤英的故事,是小鹏汽车的逆风翻盘之路,也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从资本狂欢到硬核竞争的成人礼。他们用行动证明,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43
姬锋

姬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