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日本三井物产公司(Mitsui&Co)宣布,以5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罗德岭(RhodesRidge)铁矿项目的40%股权。此次收购将使三井物产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权益总计达到约1亿吨/年,以其与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这全球三大矿商的合作关系为主轴,三井俨然成为了全球铁矿石市场背后的“触手”。
据媒体报道,罗德岭铁矿石项目(RhodesRidge)位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东部,距离珀斯1200多公里,该项目矿产资源储量达68亿吨,铁矿石平均品位为61.6%,其中品位为62.2%的铁矿石有53亿吨,品位为63.9%的铁矿石有6亿吨。其储量比中资在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已探获44.1亿吨标准资源量)还要多近24亿吨。罗德岭铁矿项目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品位最高的未开发的铁矿石项目之一。
此次收购之前,力拓持有罗德岭铁矿石项目(RhodesRidge)50%的股份,剩余50%由莱特勘探公司(WrightProspectingPtyLtd)持股,双方于1972年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RhodesRidge项目。莱特勘探公司(WrightProspectingPtyLtd)主要由澳洲贝内特(Bennett)和赖特(Wright)家族通过VOCGroupLimited和AMBHoldingsPtyLtd各自持有。此次,三井物产收购该项目40%的股份,主要就是VOCGroupLimited持有的25%权益以及AMBHoldingsPtyLtd持有的15%权益。
收购完成之后,力拓持有该项目50%的股份,日本三井物产持有40%,AMBHoldingsPtyLtd项目10%的股份。
2023年,力拓集团批准了一项7700万美元的预可行性研究,用于推进罗德岭项目的开发。该研究预计于2025年底前完成,随后将开展可行性研究。预计2030年开始生产,初期年产能为4000万吨,并计划逐步提升至1亿吨以上,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支撑力拓的皮尔巴拉铁矿石业务。
作为此次收购的收购方,三井物产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丰田、索尼、东芝、松下、资生堂等这些国际知名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三井物产跟这些知名企业都属于三井集团旗下的产业。在1993年的时候,三井物产曾排在全球世界500强第1名,之后的十年,一直排在前10的位置,不过后来三井物产拆分成了很多个独立核算的公司,所以他的实力才没有那么庞大而已。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内汽车、机械制造等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长期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就是由新日铁与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以及力拓等铁矿巨头谈判制定的。
三井物产也通过化整为零,隐藏于大小各类企业的一套「行动逻辑」。使日本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上的话语权迅速形成,对于日本钢铁业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三井通过股份投资聚集大量连带企业,目前持股超过10%的连带企业已达到100多家,这种持股方式尽管不能完全控制对方,但也使得三井物产可以参与到更多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在信息和网络上的优势来影响对方。
1965年,三井物产与力拓合作,投资开发澳大利亚的罗布河(RobeRiver)铁矿山,目前持有联合公司33%股份。1967年,与必和必拓开发澳大利亚的纽曼(Newman)铁矿山,目前持有合资企业7%股份。除此之外,三井还参股澳洲MAC铁矿、BHP-OB23/25铁矿、BHP-Yandi铁矿、Goldsworthy铁矿、威尔巴克矿山(MountWhaleback)等。目前,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以三井物产的日本企业重点投资8家,参股16家。
在巴西,三井物产从1971年开始投资了该国第二大铁矿企业MBR,1997年开始,又拿下了CMM公司40%的股权,2003又获得了Valepar公司18.20%的股权(Valepar公司是巴西最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的母公司),在巴西22处铁矿山当中,其中淡水河谷就占了18个,如此一来,三井物产实际上拥有了巴西大多数铁矿商的股份。
除了入股上游铁矿石,三井也是全球最大的干散货航运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铁矿石海运商之一,中国很多大型钢铁企业的承运方都是商船三井。三井在下游也没有闲着,三井物产拥有日本最大钢铁厂新日铁20.1%的股权,与此同时三井物产还是新日铁最大的钢材代理贸易商。
三井物产目前已经渗入到了整个钢铁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全球铁矿石的定价权非常高。资源、贸易、金融和信息,而且无论矿价高低,三井总能从整个产业链条中获得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