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曾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双方家长见面商量婚事,不料岳母却提出了一个让马林十分为难的要求。 赖敏英出生在台湾苗栗县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享有着优渥的物质条件。5岁时,随父母迁居至台北,开始了她的成长历程。赖敏英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尤其在艺术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她自幼喜爱书画,常常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舞文弄墨的世界中,成为一个典型的文静、温婉的富家女子。她的生活虽然充满了物质的满足,未曾经历过太多的世事纷扰。 与赖敏英形成鲜明对比的马林,他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马林十七岁时参军,经过长时间的军营锤炼,培养了坚定的军人气质和强烈的责任感。经过不懈的努力,马林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并最终光荣地成为邓小平同志的警卫战士。军人的身份和经历让他养成了严谨、果断的做事风格,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马林都保持着一种军人特有的严谨。 两个人的第一次相遇,注定没有平凡。赖敏英的优雅与单纯,与马林的果敢与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截然不同的性格让他们在初次见面时便产生了微妙的火花。赖敏英的文静与内敛在马林眼中显得格外新颖,而马林那种硬朗与坚定,也让赖敏英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吸引。两人性格上的差异,让这段相识更具层次感,而彼此的吸引也在这种对比中愈加深厚。 时间回溯到1991年,马林从警卫员的岗位上退伍,来到上海自主创业。某日,马林偶然路过交警队,发现一大群人正围着一辆价值不菲的进口轿车议论纷纷。马林见状也好奇地凑过去,定睛一看,原来是辆簇新的公爵王,车身锃亮,但引擎盖上却多了个触目惊心的凹陷。 马林唏嘘不已,一位面容慌张的年轻女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向他求助。原来她就是公爵王的车主,名叫赖敏英,是个刚从台湾来沪求学的大学生。初来大陆的她对交通法规了解甚少,眼下又遇上了交通事故,一时间手足无措。 马林见状,主动帮助她,交通事故最终圆满解决。,赖敏英对马林的热心相助深表感激,执意要请他吃饭表示谢意。马林觉得区区小事不值一提,谢绝了她的好意。但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不久,赖敏英果然又打来电话,邀请马林去扬子江大酒店赴宴,说是她父亲要设宴款待他,马林欣然应允。没想到的是,赖父临时有事脱不开身,只能婉拒马林,独留女儿赖敏英招待他。 赖敏英提议:"不如我们去对面吃肯德基吧!"一下子从扬子江酒店的满汉全席变成了路边快餐店,落差不可谓不大。但人家好意邀约,马林又不好拂了面子,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去了肯德基,赖敏英却忘了自己是请客的那个,埋头吃得欢,把埋单的事儿忘到了九霄云外。马林无奈,只能自掏腰包请了客。其实赖敏英倒也不是存心让马林破费,只是单纯地把他当成了朋友,觉得朋友之间谁买单都无所谓。 一来二去,两人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赖敏英初来上海,举目无亲,遇到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马林。马林也总是尽心竭力地帮助她。 1996年的订婚宴上,本该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的日子,但马林却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他未来的岳母突然提出,嫁女儿需要100万元的彩礼。这个数目对于马林这样的创业青年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赖敏英的父亲也表示,女儿是他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即将远嫁到马家,马家是不是也应该拿出点诚意?虽然话中并无恶意,但落在马林耳中,却更添了几分无力感。 所幸的是,经过一番促膝长谈后,赖家父母也了解了马林的家境,意识到自己提出的要求着实强人所难。作为开明的长辈,他们及时解释道,彩礼不过是婚嫁习俗的一种,数额多寡并非最重要,马林只需尽其所能,表达诚意即可,不必太过勉强。 1997年11月18日,马林和赖敏英的婚礼如期举行。马林的父母凑齐了全部的积蓄,为这对新人准备了9万元的彩礼。虽然数目比不上百万,但也是马家的全部家当了。婚礼现场,马林将装有9万元彩礼的大红盘子,郑重其事地呈现给岳父岳母,以表明娶亲的诚意。 婚礼过后,令马林意外的是,岳母竟将这9万元如数奉还。原来,高额彩礼从来都不是赖家的真实诉求,他们只是想借此考验马林对女儿的真心。在他们看来,金钱固然重要,但女儿的幸福才是最值得珍视的。
1996年,曾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双方家长见面商量婚事,不料岳母却提出
常常说说
2025-02-23 09:09:05
0
阅读: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