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在朝鲜立过一等功,为何我孙子当兵却被拒绝了?” 1999年元月上旬,一个手拄拐杖的老人,颤巍巍的走进咸宁市民政局双拥办,理直气壮的问:“同志,我是1956年5月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如今我已经老了,我想送我的长孙当兵,为国效力,为什么你们就不同意呢?...” 说完,就把一等功臣的证书,扔到了桌子上。 这可把双拥办的主任,吓了一大跳! 他连忙拿起那张证书,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刘祚坤,这可是湖北省唯一一位一等功臣,全国也就99位,那为什么英雄的孩子说没办法参军呢? 刘祚坤童年时,父母就被鬼子杀害了。 村子里的木匠看他可怜,教授他木匠手艺又将他拉扯大,早早的在18岁就娶妻生子。 然而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 刘祚坤得知后,第一时间就想去参加抗战,那时妻子还怀着孕。 在朝鲜战场上,刘祚坤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兵,变成了一个熟练的战士,他看蹲山洞打敌机,扛着步枪打狙击战,和部队走南闯北。 1953年,他和部队一起去了兵站工作。 在2月26日,刘祚坤持枪掩藏着5辆皮卡的山洞里值班,皮卡上装的是苏联支援朝鲜人民军航空汽油,身为志愿军,他坚决要将岗位站的“漂亮”。 可就在半夜时,敌机突然飞来扫射。 第一辆皮卡被轰炸点燃,刘祚坤立马去抢救第二辆皮卡上的汽油,他几乎是什么也没想,立马跑到皮卡面前,用木棍撬被炸“凹凸”起来的车厢门,将汽油桶一个个滚出去。 火焰和烟火缭绕着他,迷的刘祚坤睁不开眼,油桶还把他的脚给砸伤了,可刘祚坤不敢停,一口气滚了20多桶。 很快,战友们也赶来帮忙,他们要一边防空一边抢救汽油。 单是刘祚坤,他一个人就抢救了85桶汽油,朝鲜人民染料局得知刘祚坤的英勇举动后,特地为他申请了一个“一等功臣”荣誉证明。 当时的朝鲜主席,还在1954年5月5日的庆功大会上,特地问候了刘祚坤。 可惜,刘祚坤因为没修养好,脚上落了病,他不愿意再在部队,所以就选择回乡了。 刘祚坤一心一意的当一个朴素的农民,将自己的儿子都送去当兵,对自己曾经的经历也一直没提过,只不过说起当兵这些事,刘祚坤还是忍不住怀念。 1997年,刘祚坤的孙子才知道爷爷竟然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对爷爷说自己长大后也想去当兵,刘祚坤答应了。 2年后,孙子去报名参军,体检合格了却一直没办法参军。 原来,是县里的名额有限,有关系的都走关系了,没关系的就被刷了下来,刘祚坤一听还就生气了,他非不信这个邪。 拿上自己的荣誉证书,对孙子说:“走,我带你进城去!” 于是,就有了刘祚坤当场拿出“一等功臣”证书的一幕,当地政府得知后,对这件事十分重视,立马组织人去慰问刘祚坤。 英雄的孩子,自然也能参军。 因为刘祚坤的送孙参军的事情,引起了当地政府对老兵的关注,还在当年宣布要解决老兵们的“三难”问题,许多生活困难的老兵,在政府的帮助下,换了新房、治病、生活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同志,我在朝鲜立过一等功,为何我孙子当兵却被拒绝了?” 1999年元月上旬
云孜聊过去
2025-02-24 10:52:35
0
阅读: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