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称这是一个痛苦结果之前一直说德国至少企业界对华友好,过去两年的在华投资也

赵弘谈科技 2025-02-24 11:32:42

朔尔茨称这是一个痛苦结果 之前一直说德国至少企业界对华友好,过去两年的在华投资也很大。但现在默茨/梅尔茨上台,事情恐怕起变化。

以下分析来自智库Rhodium Group,它们家对欧盟政策有一定影响力。

1. 在朔尔茨的领导下,德国对华政策过去3年呈现分裂和混乱的特点。对比鲜明:默茨曾经警告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风险极大”。强硬言辞比比皆是。

2. Rhodium Group认为“欧洲对华政策的领导权已从柏林转移到布鲁塞尔”,即外看欧盟委员会的去风险议程近况如何,以及特朗普领导下的中美和跨大西洋关系如何发展;内看德国默茨大选后的行动。一个观察指标是:如果他与绿党组成联盟的话,经贸风险大大增加。

3. 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与中国企业的工业竞争加剧,德国可能在中国问题上达到“临界点”。

4. 过去3年,所谓“分裂和混乱”来自于政府内部从一开始就对对华政策存在严重分歧。与前任默克尔一样,朔尔茨厌恶风险,并深受德国企业的影响。德国企业近几十年来在中国投资巨大,并且仍然依赖中国市场来获得利润。在过去3年,朔尔茨否决了绿党做出的三项与中国相关的最大决定:中国航运巨头中远集团收购汉堡港码头的股份问题、华为在德国 5G 网络中的地位问题,以及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问题。

5. 尤其是反对电动汽车关税的投票,对欧洲寻求对华共同政策的努力造成打击。在布鲁塞尔和巴黎,德国如今被视为欧洲对华统一政策的最大障碍。

6. 过去三年德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领头人至关重要。无论联盟的组成、对关键部委的控制或政府制定的战略文件如何,最高层的人最终都会制定政策方向。

7. Rhodium Group概括了不同的联盟情景对中国政策的意义:

连续性联盟 (基民盟/基社盟 + 社民党)

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局面,是默茨领导的保守党与社会民主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这将是政策连续性程度最高的联合政府。即将卸任的朔尔茨可能会被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取代,成为联合政府中的资深社会民主党人。皮斯托里乌斯可能会保留其国防部长职位,他推动德国在印太彰显存在感。默茨和皮斯托里乌斯可能会推动政府在涉及中国的安全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然而,在大联合政府下,我们预计德国将继续抵制对华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或对外投资限制。无论是联盟党/基社盟还是社民党的竞选纲领都没有提及经济安全,而经济安全是欧盟委员会对华战略的核心。

鹰派联盟 (基民盟/基社盟 + 绿党)

对华政策最为强硬的联盟。所谓的黑绿联盟从未在国家层面存在过,尽管这是德国各联邦州久经考验的执政模式。绿党是柏林措辞强硬的2023年对华战略背后的推动力量,也是唯一一个在其选举纲领中呼吁对华经济关系采取“新方法”的政党,包括经济安全和贸易、供应链和市场。他们也是唯一一个支持使用关税(包括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来阻止中国商品的政党。

噩梦联盟

指对默茨来说是“噩梦”的联盟。这种情况下,反对派小党进入政府,会使得对华政策瘫痪的风险上升。届时在贸易防御、经济安全、产业战略和中俄关系等问题上,柏林可能仍是一个问题儿童,向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发出相互矛盾的信号。(这个也是默茨现在极力抵制的,他宣称追求“统一声音”)。

解构梅尔茨:

默茨现年 69 岁,自 1980 年代以来一直参与德国和欧洲政治。在权力斗争中败给主要竞争对手默克尔,离开政坛12年。在此期间,他曾在私营部门担任律师、董事会成员以及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德国业务负责人。2021年默克尔16年的执政生涯结束后,默茨重返德国政坛。他被视为跨大西洋关系的坚定信徒,曾担任非盈利组织“大西洋桥”的负责人多年,该组织致力于促进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商业联系。

近年来,默茨对中国的批评语气十分突出。2023 年 4 月,默茨领导的德国议会联盟党将中国的崛起描述为“21 世纪的核心、时代挑战”。2025 年 1 月底,默茨在柏林发表的外交政策演讲中走得更远。“我要告诉所有德国工业界人士,投资中国的决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默茨还承诺,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将与前任划清界限。他宣布计划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更好地协调各部委之间的政策。他还承诺与法国和波兰等伙伴国更紧密地合作,制定共同的欧洲政策方针。结果如何,还得等到实践检验。

如果美国和欧洲陷入贸易战,德国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的兴趣将有限。届时我们预计德国将与其他欧盟国家一样,进入经济对冲模式,寻找任何可能的增长来源。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赵弘谈科技

赵弘谈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