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9岁的学生陆宜揣着手榴弹,混入戏院中,将其扔到日军指挥官小泉的椅子

云孜聊过去 2025-02-24 23:52:41

1940年,19岁的学生陆宜揣着手榴弹,混入戏院中,将其扔到日军指挥官小泉的椅子底下,一声爆炸后,陆宜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 1937年10月8日,日军沿着平汉铁路入侵正定,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年仅16岁的陆宜亲眼见到这一幕,对鬼子深恶痛绝,恨不得和他们拼命。 可鬼子手里有枪,他没有。 陆宜怒气冲冲的跑回家,自己做了一把弓弩和两杆红缨枪,拿着这两个武器去参加了村子里的抗日力量,大刀会。 1938年春天,陆宜去县城的县城当学徒功夫,有一次,同村的一个人跟他说:“你能不能帮我买点报纸、蜡纸、铅笔等稀缺物品”。 陆宜很爽快的答应了,不仅帮同村人赵根福购买笔和纸吗,还偷偷利用舅舅的职权,从医院运输药物给他。 次年,这个同村人被查出来是共产党,惨遭杀害。 陆宜上了高级中学,当地抗日大队的陆三胖,得知陆宜的曾经帮地下党员带药品,他特地去陆宜的村子里找到他,希望他能帮抗日大队带药。 后来,陆宜时常利用自己学生的身份,偷偷将药带出城。 有一次查的十分严,陆宜一个人不知道怎么要把药物运输出去,就按照大队长的指示找到了在城中的一个同志。 这个同志是长工,他帮着把药品藏在粪车中,因为冬天粪便都冻成了冰块,所以鬼子用刀插了几下,硬是没捅进去,俩人这才蒙混过关。 还有一次,陆宜带着一些药物上火车,被火车上的伪军卫发现了。 对方本来想将陆宜交给值班的日本宪兵,可火车已经启动了,这个伪军就揪着陆宜的耳朵,把他交给在车上值班的一个伪军警卫看管。 幸运的是,这个伪军是陆宜的熟人。 还有一次,大队长给陆宜又安排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去刺杀日军指挥官小泉,他趁着伪军邀请小泉去看戏的机会,带着队长给的一枚手榴弹,悄悄溜进了戏院。 趁着大家都看戏时,陆宜将手榴弹扔到椅子地下。 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现场顿时混乱起来,陆宜也趁着他们抢走小泉的时候跑走了,城里的鬼子搜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谁是凶手。 可惜,也许是那枚手榴弹制作简陋,竟然没把小泉给炸死。 彼时,陆宜还是一个学生,能做出如此舍己报国的英勇举动,实在令人赞叹,不仅仅是陆宜,当时学生抗日团体,可是很大的一股力量。 这群热血青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也要走上街抗议国民党、汪伪的卖国行为,正是有如此一代新青年,我国才从半封建社会中再次站起来。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小小大魔王

小小大魔王

2
2025-02-25 00:49

小编能不能别用AI描写抗日志士的故事?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