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的超绝文学笔记‼️在文学里飞行✈️
雪枫看小说
2025-03-02 15:09:21
👨🏻🏫李洱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是作家,创作了《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等多部重磅作品;也是文学批评家,在创作之余写作文学评论,对重要的作家作品不吝发表看法。🙌🏻可以说,他是中国当代少有的身兼作家与文学批评家双重身份且都做出了突出成绩的人。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李洱的蕞新文学笔记,其中既有较为松散的发言稿、演讲稿,也有专业严谨的文学评论。全书共分三辑,三辑内容各有侧重。
辑①收录了李洱所写的五篇怀念逝者的文章,逝者中,既有汪曾祺、史铁生、张洁这样的文学大家,也有林建法、程德培这样德高望重的编辑或批评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文章中,李洱不仅仅是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以及他与逝者的交往故事,更是对他们的成就,他们与文学现场的关系作了深刻阐释。
辑②主要收录了李洱对当代一些重要作者如莫言、张炜、格非、邱华栋,学者如贺绍俊、李敬泽,以及作品如《朝霞》《若只初见》《北京化石》等的评论、鉴赏、解读。🎖️作为作家,李洱在莫言、张炜、格非、李宏伟等人的文本中看到了只有作家方才注意的精彩之处;作为批评家,他对于贺绍俊、李敬泽、何向阳、梁鸿等人的批评也有独到的体悟。
相比于前两辑的写人记事或批评,辑③则主要阐释了李洱的文学历程、阅读经验、创作思考、研究想法等。📖其中,《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贾宝玉长大之后怎么办》《何为小说家的经验》等都是非常具有思想力度与深度的文章,对于作者或读者,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学的“超低空飞行”?其实就是论者与被论者在同一时空的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这是个人的一个观察视角,同时也是文学现场的生动还原,更展示了与时代最密切的关联,👏🏻正如李洱所言:“如果要问我,在你眼里,小说写作在这个时代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姿态,我会说,我倾向于认为,一定要与时代保持紧张的对话关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