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女主持朱迅:留学日本,抗癌多年,如今怎样了?

曦曦谈娱乐 2024-11-29 21:06:48

2023年,朱迅终于盼来了在海外陪伴大女儿的母亲回国。两个月的相处时光,弥补了这对母女间多年的遗憾。

然而命运总是格外捉弄人,86岁的母亲在短暂团聚后离世,给这段深藏心底的亲情画上了句点。

说起朱迅和母亲的关系,还得从她的出生说起。1973年,家里期待已久的第三个孩子降生了。父母原本给她取好了名字叫"朱迅东",寄托着生个男孩的期望。

但天不遂人愿,第三个孩子还是个女儿,索性把"东"字去掉,就叫朱迅了。

也许是这个小小的遗憾埋下了伏笔,朱迅和母亲的关系一直说不上亲密。在她的成长岁月里,陪伴最多的是姥姥,而不是忙于工作的父母。

虽然生活在一个高知家庭,但感情的缺失是难以弥补的。

这种疏离在朱迅患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还记得在日本留学时,年轻的朱迅患上血管瘤,为了省钱只能去私人诊所草草治疗。

那时的母亲,只是短暂探望了半小时,提着西瓜来看了看就匆匆离去。这短暂的探视,就像是看望一个普通朋友那样平淡。

但朱迅骨子里一直有个执念,就是渴望全家团聚。这份执念甚至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 - 当初去日本留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和在日本的父母团聚。

只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一家人真正的团聚时刻总是稍纵即逝。

2020年,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朱迅还在镜头前深情呼唤,希望母亲能从海外回来陪伴自己。这个愿望最终在2023年实现了,尽管只有短短两个月,却让这个渴望母爱的女儿获得了最后的慰藉。

现在,每当朱迅回忆起这段与母亲相处的时光,那些年少时的委屈、成年后的思念,都化作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这大概就是她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上善若水"的原因 - 学会包容,学会随遇而安,也学会在人生的跌宕中保持柔韧。

母亲的离去,不仅是朱迅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她走过的漫长岁月。从渴望被爱的女儿,到如今央视的台柱子,朱迅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从日本回国后,朱迅的人生仿佛按下了重启键。母亲双目失明需要照顾,这让她不得不放弃在日本的事业。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当她觉得一切要归零的时候,《正大综艺》的招聘信息像一道曙光照进了她的生活。

面试那天,朱迅抽到了13号,是最后一个上场的。她还记得赶在面试前跟妈妈吐槽:"这个位置太难了,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

"谁知道这个"不吉利"的数字却成了她的幸运密码。

当时的场景让人紧张:台下坐满了武警战士,朱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是主持人张政的一声号召,全场响起的掌声让她找回了属于主持人的那份自信。

多年的舞台经验在血液里沸腾,她最终成功拿下了这个位置。

但好事多磨。刚进央视的日子并不好过,七年的海外生活让她的中文有点"生疏"。有时候主持到兴头上,冷不丁蹦出几句日语,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同事们都觉得她可爱,亲切地叫她"宝贝",但这并不能成为工作失误的挡箭牌。

直到有一天,一份报纸用"可爱而空洞的女孩"来形容她,这个标题像当头棒喝。那晚的朱迅躲在被窝里痛哭,但擦干眼泪后,她开始了自己的"补课"计划:背古文、读《人民日报》、学戏曲、钻研节目编辑,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

2004年,朱迅的人生迎来了两个重要转折:她遇到了央视同事王志,半年后两人闪婚,还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另一个转折则是被确诊患上甲状腺癌,好在是良性的,有了丈夫的悉心照顾,她很快就康复了。这次生病的经历,和她在日本时的孤独痛苦形成了鲜明对比。

倪萍在央视节目《你好,生活》中这样评价她:"阿讯的拼命是你们现在这三个人都不能比的。"这话一点不夸张。

朱迅把《正大综艺》比作滚烫的开水,把自己比作一片茶叶,只有经过热水的冲泡,才能品出真正的滋味。

现在的朱迅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热情,在节目里展现着自己的温柔和可爱。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不离开央视?答案或许很简单:因为央视在她最需要成长的时候接纳了她,等待她成熟。

这份情谊,值得她用一生去回报。

谁能想到,曾经的央视小主持,会选择放下国内的优越条件,远赴日本打拼?在朱迅的人生里,这个看似让人意外的选择,却藏着她对理想的坚持。

15岁那年,朱迅第一次站在央视的舞台上,成为一档节目的小主持人。那本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却没有一个家人在现场为她加油打气。

少女的心里五味杂陈,但她还是用最灿烂的笑容面对观众。这份独立和坚韧,也许就是后来她能在异国他乡坚持下来的底气。

后来,她又被导演相中,出演了青春电影《摇滚青年》。饰演叛逆女生的她,和后来大火的沙宝亮成为同学。一时间,情书从全国各地飞来,似乎星途一片光明。

但骨子里的倔强让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出身书香门第"的朱迅,看不惯文艺圈子里唯利是图的风气。在去日本前,她一口气推掉了5部电视剧的片约,看得电影学院的老师直摇头。

初到日本的生活,给了朱迅当头一棒。语言不通的她,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 刷厕所、端盘子。从国内的主持人到异国他乡的打工妹,这种身份的巨大落差让她没少偷偷流泪。

但路是自己选的,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天不随人愿,年轻的朱迅在日本患上了血管瘤。为了省钱,她只能选择私人诊所草草治疗。更让她心寒的是,母亲探病时只是提着西瓜来看了半小时就走了。

身体还没恢复,她就不得不重返工作岗位 - 再休息下去就没有生活费了。

但生活总会眷顾努力的人。考上日本亚细亚大学后,朱迅迎来了转机。她通过面试成为日本广播协会的主持人,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演播台。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她不仅获得了日语能力验定一级证书,还拿到了经营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她的论文获得"日本文部省国费奖学金",还被评为"在日杰出华人"。

十年寒窗,朱迅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但当母亲生病双目失明的消息传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这一次,她又要像当初去日本时一样,重新开始了。

1973年的北京,朱家迎来了第三个孩子。在两个姐姐之后,父母期待已久的男孩却迟迟未到。原本准备好的"朱迅东",最后只留下了"朱迅"两个字,这个小女孩就这样带着一丝遗憾来到了这个世界。

命运似乎早就为朱迅铺好了通往主持界的路。她家离央视不过500米,父亲是新华社记者,母亲是老师,这样的高知家庭环境让她比同龄人有更多接触文化圈的机会。

虽然父母工作繁忙,但姥姥的悉心照料填补了童年的温暖时光。

朱家的人脉圈子里都是文化界的精英,耳濡目染之下,朱迅对文艺表演有着天然的亲近感。15岁那年,机缘巧合下她被央视节目选中当了小主持人,一举踏上了主持之路。

谁能想到,这个偶然的机会竟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但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朱迅的成长历程中,最大的缺憾或许就是母爱的缺失。忙碌的父母、渴望男孩的期待,让母女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看不见的隔膜。

这份情感的距离,也许就是她后来一直追寻着"团圆"的原因。

有趣的是,当年在央视工作的那段日子,让朱迅有了第一次触电经历。她在青春电影《摇滚青年》中饰演叛逆女生,和后来的歌手沙宝亮成为"同学",一时风光无限。

可就在演艺事业即将起飞之际,她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 远赴日本留学。

回望朱迅的童年,那个离电视台500米的家,似乎就预示着她与电视事业的不解之缘。即便她曾经远走他乡,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舞台。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她在兜兜转转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近些年,关于朱迅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她的容貌变化。在镜头前,有人说她面容肿胀,有人说看到了明显的医美痕迹。

但朱迅选择了用平静和从容来回应这些质疑。在董卿、周涛、李思思等央视一姐纷纷离开后,她依然坚守在这个舞台上。

倪萍在《你好,生活》里对朱迅的评价,道出了她在央视打拼的不易:"阿讯的拼命是你们现在这三个人都不能比的。

在她的社交平台上,简简单单写着"上善若水"四个字。这句来自《道德经》的话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恰似她的处世哲学。

从15岁登上央视舞台,到日本留学的艰辛岁月,再到克服语言障碍重返央视,朱迅始终保持着这份包容和随遇而安的态度。

如今的朱迅,依然保持着那份可爱的性格。在节目中,同事们还是亲切地叫她"宝贝"。即便年过半百,她仍然在镜头前展现着温柔与活力。

经历过血管瘤、甲状腺癌的考验,失去至亲的伤痛,都没有打倒这个坚强的女人。

很多人问:为什么朱迅不离开央视?也许答案就在她曾经的感悟中:"央视就像滚烫的开水,而我就是那片茶叶,只有经过热水的冲泡,才能品出真正的滋味。

"这份感恩的心,让她在争议中依然选择坚守。

从天之骄女到打工妹,从语言生涩的归国者到台柱子,朱迅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生命的精彩不在于未经沧桑的光鲜,而在于历经风雨后依然保持的那份初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