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本是古代北方中原人在古籍中描述“南蛮”民族风俗的词,后来用于指代南蛮人所居的区域。
直到汉代,象郡南部专门辟出一块设“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先秦时交趾境域属百越地。
前214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这一带大量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交趾地区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
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和明朝)的直接管辖。
906年生于中国唐代安南鸿州曲承裕获唐朝认可,授予静海军节度使,建衙宋平(今越南河内)。
后唐覆灭,南汉高祖刘岩统治南汉国时期,南汉于930年将安南收归为南汉领土。
公元937年,南汉的交州发生叛乱,本地贵族吴权叛乱占据交州自立为节度使。
939年,吴权自中国五代南汉政权而分裂,建立吴朝(①)。
吴朝
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丁朝②).
970年又自称皇帝并使用太平为年号,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市),越南正式脱离中国。
后来接受中国宋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正式列为藩王。
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③)。
1010年,李公蕴建立李朝(④),并迁都升龙(今河内)。
1225年,陈守度建立陈朝(⑤)。以大罗城(古交趾城,今河内)作为首都的交趾王国。
宋朝淳熙年间,中国册封李日燇为安南国王,遂改称安南王国。
后来李氏王朝男嗣断绝,女儿继位,生子陈日煊,遂转为陈氏王朝,除对中国自称国王外,对内和对其他国家,都称皇帝。
陈朝后期,外戚胡季犛(máo)当权,1400年废少帝自立,宣称自己是虞舜帝后裔胡公满(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的子孙,于是改名胡一元,命他的儿子胡汉苍当皇帝,自己当太上皇,遂建立大虞帝国(胡朝⑥)。
1403年,胡汉苍向明成祖上表,自称陈朝宗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请求册封。
明成祖遣使前往安南调查之后,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可是,陈氏的一位漏网之鱼陈天平王子,却逃到老挝(寮国),老挝是中国藩属国,把陈天平送到中国。
恰巧胡季犛(máo)的使节也到首都应天(江苏南京),见了陈天平,惊愕下拜。
明朝向胡季犛(máo)责问,胡季犛上奏章谢罪,请求准予迎接陈天平返国复位。
1405年,明朝派大将黄中率军五千人,护送陈天平回国。
1406年,进入安南国境后,沿途欢迎人员,都十分恭顺,黄中的戒备因之大为松懈。当走到芹站(富良江北岸)时,山路险峻,树林茂盛,又逢大雨,忽然间伏兵四起,护送军团错愕之间,伏兵已把陈天平杀死,向南撤退。在陈天平身旁担任护卫的明朝若干高级官员,也都丧生。四个月后,远征军在名将张辅率领下,进入安南,大破胡季犛的象阵。
1407年,胡季犛父子被俘,同众多胡朝的文臣武将一起被押送明朝的首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胡姓王朝覆灭,陈姓王朝又没有近亲。而安南王国故地从公元前二世纪时起,就是中国疆土。于是,中国宣布撤销安南王国,改称交趾省,管辖十五个府,四十一个州,二百一十个县。
朱棣出兵安南的决定与郑和下西洋战略意图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朱棣“郡县安南”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那就是实现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与郑和船队遥相呼应,从陆路和海路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安南地处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可以充当明朝经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郡县安南”之后,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岛,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郑和船队的存在是暂时的,明朝交趾省的存在则是长期的。
另外,安南作为一个肆无忌惮挑战明朝宗主国地位的典型被兴师问罪,并被纳入明朝的直接管辖之下,这对西洋番国起到了杀鸡做猴的警示作用。
明政府带给新交趾省的,却是腐败的统治。第一是地方官员,大多数来自邻近广西、广东、云南三省,地方官员冒险深入蛮荒,目的只有一个:发财。
第二是宦官,监军太监马骐,事实上是安南的司令官和交趾省的省长,他对人民施展不堪负荷的勒索,仅孔雀尾一项,每年即要一万只。如果数目不足,他就把交趾人逮捕,并残酷地拷打。
黎利最初集结兵力时,交趾省两位参政冯贵、侯保,动员军队征讨,本来可能扑灭,但监军太监马骐不愿看到他们胜利,而把精锐部队留着自卫,只拨给他们数百名老弱残兵,结果二人战死,黎利的势力途不能控制。
1426年,安南兵团总兵王通,在交州府应平县宁桥遇伏,死二万余人。
1427年,明朝援军司令官柳升在倒马坡(越南同登),也遇伏,柳升战死,七万余战士全部被杀。
王通惶恐失措,还没有等到呈报中央批准,就向黎利求和,黎利也知道王通只是私自求和,所以又向明政府发动政治攻势,用陈暠的名义,上奏章给中国皇帝,自称是陈姓王朝的近亲,请求册封。
宣德帝是从小深受理学教诲的仁厚之君,谨记洪武的不征之国祖训,一直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正值明军刚受到严重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又觉得中国本是为维护陈氏王朝正统而战,于是顺水推舟,册封陈暠当安南国王,撤销交趾省。这个新省回到中国只二十一年,到此再度脱离直属。
1431年,黎利接受明朝册封,但此举对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的威信打击重大。宣德“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这一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 了西洋,这一点恐怕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安南从此扰边侵地不绝。
1527年,后黎朝(⑦)权臣安兴王莫登庸胁迫黎恭皇禅让,改元明德,仍以升龙为都,建立莫朝(⑧)。时任黎朝右卫殿前将军的阮淦,在莫登庸篡位后率族人逃入哀牢,招兵买马图谋复兴黎朝。
1532年,阮淦在哀牢寻获黎昭宗的幼子黎维宁并拥立为帝,是为黎庄宗,在南方的清化与北方的莫朝对抗,越南大乱。
1529年末,莫登庸让位给太子莫登瀛。翌年正月,登瀛正式即位,是为莫太宗,改元大正。莫登庸自称太上皇。
1537年,黎庄宗遣使北京陈述莫氏篡位夺权,请求明朝讨伐莫氏。
1538年,明世宗任命仇鸾为都督,毛伯温参赞军务,屯兵镇南关,准备入越攻莫。大兵压境之下,1539年3月,莫登庸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
1540年,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名义上越南再入中国版图。
1527年,后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⑧)控制。
1592年,后黎朝复辟,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
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
1771年,爆发西山三兄弟起义,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
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接受中国清朝嘉庆帝的更改册封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这也是越南名称的由来。
法国在1884年占领整个越南,并将之归入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领或内;
与此同时,法国传教士为本来采用汉字的越南设计了一套拉丁拼音文字,就是越南人称呼为“国语”的越南文字。
1930年代开始,越南的国父胡志明就开始在越北领导对抗殖民运动。
1940年代,日本进侵中南半岛。美国为了对抗日本的侵略而对胡志明义军提供军事支持,并承诺战后支持越南寻求独立。
1945年,日军宣布投降之际,胡志明在河内宣告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但美国和法国政府达成秘密协议,继续让法国殖民统治越南,胡志明转而向苏联寻求支助。
1954年,当越共军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挥和援助下取得奠边府之役大胜之后,宣告独立,并立即得到苏联和中国更广泛的支持。
为了跟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共对抗,法国政府在日内瓦和会(1954)上宣布将权力移交给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帝,并成立南越政府和越共的北越政权抗衡,保大帝并且委任了吴庭艳为首相。
皇帝保大帝
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的支持下签署法令废除皇室,并宣布自立成为越南南方共和国总统。
受到美国的支持,以吴庭艳为首的南方政府拒绝在最后期限1955年7月前与北方就普选问题进行磋商。
吴庭艳
胡志明在北越获得相当多的支持,主要由于他们推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使得贫农可取得土地所有权,南越则未推行,因此失去关键性的农民支持。
胡志明
南越拒绝遵守巴黎协定,并宣布成立共和国,北越随即由胡志明宣布建国。
为保障南方政权的发展,美国在1960年代对南越的经济及军事资助从不间断,直到1973年南北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为止。
之后,美国从南越撤军。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击败南方政权,两越在北越领导下统一。
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更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