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十年两山轮战是东大最高级的阳谋,越南与苏联即便知道这个一个坑,也必须往里跳,东大不填坑,越南就别想出来。 当时是我国采取的是"钉子战术",就是占住制高点不撤,逼着越南不得不来打。越军要是不来打,制高点就归我们了;要是来打,就得投入大量兵力。这就是高明之处,让越南陷入两难。 越南被迫在边境囤积重兵,高峰时期达到60万。要知道,越南全国才六千多万人口,养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光是军费开支,就占了越南国民收入的很大一块。 更要命的是,苏联给的援助也不够用了。八十年代,苏联自己也不好过,每年给越南的援助从80亿卢布降到了20亿。越南只能自己想办法,结果是把经济搞得一塌糊涂。通货膨胀率高得吓人,1986年竟然达到了774.7%,老百姓手里的钱都成了废纸。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越南内部出现了分裂。南方人觉得,打仗是北方人的事,凭啥要他们一起受苦?要知道南方原本经济条件比北方好,现在却要跟着一起挨饿。这种不满情绪越积越多,南北差距也越来越大。 连锁反应更厉害。苏联的其他盟国看到越南这么惨,都开始琢磨自己的处境。波兰、捷克这些国家想着,要是哪天自己也遇到这种情况,苏联能帮得上忙吗?这种怀疑种子一旦种下,就再也拔不掉了。 到了1986年,越南不得不搞"革新开放",就是学我国的改革开放。可为时已晚,经济已经烂得不成样子。1991年苏联解体后,越南更是雪上加霜,不得不在1992年跟我们重新建交,这才算是从那个坑里爬出来。 回过头看,这十年两山轮战真是高明。我们用最小的代价,让越南和苏联付出了最大的代价。越南耗尽了国力,苏联失去了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这场仗打得,不仅改变了越南的命运,还加速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现在越南人回忆这段历史,心情都很复杂。有人说这是越南最艰难的时期,也有人说这教会了越南一个道理:实力才是硬道理,意识形态都是虚的。 这个教训,不光越南记住了,整个世界都记住了。我国用这场持久战,展示了什么叫战略定力,什么叫以小博大。表面上是在打山头,实际上是在下一盘大棋,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所以说,有时候最厉害的不是暗招,而是明牌打出来的阳谋。你明知道是个坑,可形势逼着你,不跳也得跳。这大概就是国际政治最精彩的地方:不在于能不能看破,而在于能不能承受。
1979年越南召开打败中国大会,向记者展示俘虏的解放军和装备,看到79年越南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