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日本兵亲眼看见战友将幼童活活摔死,因无法忍受这种暴行,他做了逃兵,期间他一路乞讨,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尽管得知其身份,但还是给了他吃食,日本兵感动得当场哭出了声。 2010年12月1日,一位102岁的老人在山东济南离开了人世。他的葬礼上,数百位中国人前来送别,眼含泪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老人并非中国人,而是一名曾经的侵华日军——山崎宏。 他生前留下七个字:"明月有光人有情",这简单的话语背后,却是一段跨越70载的赎罪人生。那么,一个侵华日军为何会得到中国人如此深厚的爱戴?这要从1937年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说起。 山崎宏1908年生于日本冈山县真庭市,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父母早逝后,他由哥哥抚养长大。受家族三代行医传统的影响,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进入大学专攻医学,成为了一名颇有声望的汉方医师。 然而,命运的转折在1937年到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国内实行强制征兵政策,每户必须有一人入伍。当时山崎宏的哥哥已经成家,为了报答哥哥的养育之恩,他主动替哥哥穿上军装,作为兽医被派往中国战场。 "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让他对这场战争尚存幻想,直到1937年11月的一天,在河南郑州的日军营地,山崎宏亲眼目睹了一幕令他终生难忘的惨剧。几名日本士兵从一位中国妇女怀中抢过一个两三岁的男童,粗暴地将孩子摔在地上。 "住手!"山崎宏冲上前去阻拦,却被战友们一把推开。那一刻,孩子的生命在他眼前消逝,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与日军士兵的大笑声形成刺耳的对比。作为一名医者,他无力挽救这个无辜的生命,这种无力感和内疚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从那天起,山崎宏内心的挣扎日益加剧。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迫参与这样的暴行,而这与他从医的初心背道而驰。留下意味着可能沦为刽子手,逃走则可能连累日本的家人。内心的煎熬中,他最终选择了良知。 1938年3月的一个夜晚,趁着哨兵打盹的瞬间,山崎宏脱下了军靴,悄无声息地逃离了军营。他没有带任何行囊,只凭着本能向东逃去,希望能够远离战场的残酷。 他一路上靠乞讨维生,不敢开口说话,生怕暴露自己的日本人身份。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许多中国百姓尽管从他的穿着认出他是日本人,却仍然给了他食物。这种面对侵略者依然能够保持人性的善良,让山崎宏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在逃亡的第四天,饥饿和寒冷让他几乎失去了意识,最终倒在了山东一户农家的门前。醒来时,一位中国老婆婆已经给他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还为他准备了赶路的干粮。面对这样的善举,山崎宏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跪在地上哭泣,向这户中国人家深深鞠躬后继续了他的逃亡之路。 逃亡的山崎宏最终在山东济南落脚。借助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他以日本侨民的身份在济南铁路局找到了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上司就严肃地告诉他:"要警惕中国人偷东西,一旦发现,就地枪毙。" 山崎宏表面点头应允,心里却想:如果不是日军烧杀抢掠,中国人又何须这样?他不仅对仓库中的"失窃"视而不见,还会偷偷将一些物资放在窗口,让那些饥饿的中国人能够拿走。 这样的行为迟早会被发现,仓库物资数量严重缺失,怀疑最终落到了山崎宏身上。日军将他抓起来严刑拷打,用钉有钉子的木板反复折磨他,逼问他偷盗物资的同伙。即使在剧痛中,山崎宏依然咬紧牙关,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这份义气让他赢得了中国人的尊重。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许多日本人选择回国,但山崎宏决定留下。他娶了一位从唐山逃难来济南的中国女子为妻,这位女子带着一个女儿,山崎宏视如己出,为她取名"山雍蕴"。 1945年底,山崎宏和妻子在济南铁路局附近开了一家小诊所。初时,没人愿意找一个日本人看病,当地人称他为"洋鬼子大夫"。但山崎宏不气馁,他坚持为贫困百姓义诊,常常是有钱的收一点,没钱的一分不取,甚至自掏腰包为病人买药。慢慢地,他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山崎宏主动将诊所上交给国家,成为当地卫生院的一名医生。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敲门求医,他都会立刻起身前往。济南郊区山间小路上常有野狼出没,他总是带着一根棍子,一边用作拐杖支撑走路,一边防备野兽袭击。就这样,他坚持了几十年,风雨无阻地为百姓看病。 医院曾多次想给他涨工资,都被他拒绝了。"我就想当个平头百姓,给老百姓和穷人看病。"就这样,83.6元的工资,他领了近20年,一分不多要。 结婚35周年时,山崎宏鼓起勇气,将自己曾是日本逃兵的经历告诉了妻子和女儿。令他感动的是,妻女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予了理解和原谅。这更坚定了他赎罪的决心。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一位日本大使来到中国,见到了山崎宏。得知山崎宏生活艰苦,仍被一些人叫作"鬼子",大使不解地问:"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山崎宏认真回答:"他们恨的是当年的日本人,正因为这样,我才更要坚持留下来,替日本人赎罪!"
黄埔军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朋友了大批国共两党军事将领,其中以一至六期最为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