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将被问斩,暗中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位书生,并千叮万嘱:

青史如烟啊 2025-03-27 11:28:06

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将被问斩,暗中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位书生,并千叮万嘱:孩子出生要姓“生”。书生疑惑,年羹尧一句话就让书生俯首称是,也让他知晓了皇家内部的秘密。   “年大人,你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何必如此呢?”书生不赞同他的做法,在他看来,年羹尧此举完全是多心了。   书生没有入朝为官,自然也就不知道其中的内幕,他只知道,年羹尧是朝中重臣,有多少战事都是他带兵解决的。   如今或许只是君臣之间闹了点小矛盾,压根不用做到这种份上,兴许过两天皇上就会重新把他召回身边。   年羹尧听着书生单纯的话,他心中苦笑,天下人自然不知道皇上的性格,但他与皇帝共事多年,皇帝是什么人他最是清楚不过。   年羹尧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他妹妹年氏还是雍正身边最受宠的妃子,兄妹二人一个在前朝一个在后宫,都是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人。   雍正还是个王爷的时候,就把年氏纳为侧妃,他与年羹尧之间也从普通的君臣关系,变成了一家人。   但这一家人几个字也只能由雍正说出来,年羹尧则是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臣子身份。   一开始年羹尧也时刻谨记妹妹的宠爱不能与自己的军功牵扯在一起,于是他与雍正之间的关系也算不上的熟络。   雍正也从没有对他赏赐过任何东西,偶尔有军情汇报时,年羹尧才会写一封信告诉雍正,但这些信,也成了雍正斥责他的原因。   雍正说他的心中只有职务职称,从来没有称过奴才两个字,毫无主子和奴才的区分。   最后雍正还要求年羹尧把身边十岁以上的孩子,全部送到京城中,送到他能看到的地方。   年羹尧知道皇家的人疑心重,但是没想到雍正的疑心会这样重,但身为臣子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他的话去做。   有了这些孩子为人质,雍正的疑心总算是稍微降低了一些,好在年羹尧打仗也卖力,在皇位争夺中,他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这个时候的年家上下都十分得宠,年氏在后宫中也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而她的哥哥在前朝也受到了诸多赏赐,看似年家的荣耀无人可比,但一族的荣耀起伏全在雍正的弹指之间。   身为皇帝的大舅哥,年羹尧常年带着部队在外面打仗,他与化工本地之间的情义也越发深厚。   他在朝中已经是无人可及的存在,他的势头隐隐约约之间有了触犯皇帝尊严的意思。   年羹尧不是圣人,他有了权势之后自然也引来了许多想要巴结的人,这些人送的钱财珍宝他自然是来者不据的。   而且如果有人想要往上爬,只需要送够指定的钱财,就能得到年羹尧的举荐,他的所作所为让朝中涌入了许多无用之才。   年羹尧每做一件越矩的事情,都是在拿他与雍正之间的情分抵扣,而他在军中的名望又是皇帝们最忌惮的事情。   年羹尧享受到权力带给他的地位之后,便不愿意把这份滋味拱手让人,面对雍正收回兵权的指令,他装傻充愣就是不接茬。   年羹尧地位最超然的时候,他已经穿上了四爪团龙服,甚至回京的时候还有王公大臣跪着迎接。   而他则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坐在马上连个眼神都不愿意施舍,甚至在向雍正汇报事情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雍正的殿门口,完全没有半分臣子的本分。   年羹尧和雍正这对君臣之间,最开始是年羹尧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而雍正则是时不时怀疑一下。   到了后来,年羹尧也不再收敛自己的高调,雍正的疑心他也不当回事,甚至还敢挑衅皇家的威严,一切只因为他手中有兵权。   但权臣无论再怎么厉害最终还是斗不过皇帝,当年羹尧察觉到不对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为了年家后代考虑,他只能把一个即将临盆的小妾送出去,而且还叮嘱所托之人,孩子将来一定要姓生。   生字反过来与年字相似,也算是年羹尧最后的挣扎了。

0 阅读:205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