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吴晓求说的话还是接地气的。 他说不要用“刺激”内需这个词,因为刺激内需需要在满足三个条件下实现。 这三个必要条件: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 这样的经济学家是懂得老百姓的,他说的话就是我们心里面要说的话。 目前孩子们的就业真的很难很难。说说身边的事情,母亲同学的孙子,从某财经大学毕业三年,考公三年,不中,啃老中。自家女儿研究生毕业,曾在北京、深圳和上海工作,疫情后行业问题收入差,无奈回到三线城市,求职难成,和朋友创业,目前仍在挣扎中。她的前上海同事,失业半年,回南京求职无果。她的好朋友在上海外企,也是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被裁只是时间问题。 就业不好,收入更差。 没想到自家的娃不如自己的大有人在。妹妹是医生,春节回家聊天说她同事(医院里的大拿们)的孩子研究生、本科生毕业的终日在家啃父母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号称“全职小孩”。 没有就业,或者就业不好,收入嘛!要么没有,要么很低很低。 就业不好,社会保障也跟不上。年轻人对于自己的未来看不到,严重影响了他们成家立业的愿望和动力。 类似我们六、七十年代的“无孙”父母将越来越多。 没看到现在的孩子们不比谁消费高,而是在比较谁买的便宜吗?不是他们喜欢,是他们没有办法。
经济学家吴晓求说的话还是接地气的。 他说不要用“刺激”内需这个词,
知不知道葽葽
2025-03-27 11:41:56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