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心理创伤都以蛰伏的形态存在,很多时候它并不太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日...
花红情感
2025-03-27 16:04:26
大部分心理创伤都以蛰伏的形态存在,很多时候它并不太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日常,却又总是会在某一刺激条件或环境下令人被迫重温,它可能表现为不同的梦境,不同的外显叙事,但在内隐的情感上是一致的,并且伴随着近乎一致的脆弱性。
带“伤”活着是人间常态,是人就会有大大小小的创伤,因为理想的养育环境只是理想,而人世间的疾苦却又遍一切处,在这个浩荡且无常的非线性游戏里,总有一种因缘带着令人无法防备的锐利让人负伤。
只不过精神上的举世成就并不在于没有了创伤,在诸多心理学所定义的最理想的治疗目标里,也并没有彻底扫除所有伤痛的痕迹,它只是变得可被理解,可被接受,也可被自我安抚,所谓“挣来的安全感”。
无论那再度袭来的伤痛是一场噩梦,还是近乎崩溃的心情,倘若一个人在不断前行,ta一定能感知到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漠里会生发出一点点异样的不同,也许在最令人绝望的梦境里,你曾有过那么一点点与恐惧对峙的姿态和心情,也许在现实的崩溃里,你也感受过须臾的自由和坦然,虽然伤痛的烈度依旧,但那一抹生机足以去死还生。
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生门”和“死门”的隐喻,这是奇门遁甲[搜索高亮]里的一个说法,人在心灵中也会有这样的运作机制,能摧毁一个人的并不是现实的际遇,而是那个人在心灵的迷宫中如何行走,是否在那个残酷的心灵游戏里坚持了更长时间,比如使用了更具洞察的心智,获得了更为内聚的情感,即便最终依然还在陷落。
但那不重要,那一点点的生机就是最令人值得骄傲的成就,它意味着一个人在地狱难度的游戏里为自己点燃了一座篝火,也许依然不足以驱散无尽的黑暗,至少你能在有限的照耀中分辨何为真实,何为虚幻,什么是真正的危险,什么是看似恐怖的玩笑。
所谓篝火,就是一个保存和累积经验的地方,是一个你还能回来的地方,并沿途点燃第二座,第三座,直到将心灵轨迹中已被探查的生死坐标都记录下来,至少在某一段已经被觉知照亮的路途中,我们学会了明辨福祸,善识因果。
在那时,我们将在新的防守底线之上去迎接一切未知,当你离开火光的庇佑再度投向那无尽的黑暗时,这个游戏已经比以前更安全,也更容易一些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