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开国少将甘祖昌请求总政:"我脑袋有伤,不适合当官,想回老家,去当农民。"总政看他态度坚决,就批准了。 1954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军衔评定工作正在火急火燎地进行。这时有一个人却主动找到了党领导,要求降低自己军衔等级,这个人就是甘祖昌。 当时的甘祖昌,已经入党多年,先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重大功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从家乡离开远赴新疆,任财政部后勤部领导,参与多个重要工作。 在新疆那个劳苦的地方,他没有任何怨言,到新疆后,展开了建设和各种的扶贫工作,解决粮食问题,维护军民关系,任劳任怨。 入党以后,他一直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对于他的军衔评定只会高不会低,所以对于甘祖昌提出要降低自己的评定等级时,党内领导并不认同。 对于有功同志的评定应该合理有度,并不能以个人意愿为评价标准。甘祖昌的成绩有目共睹,所以在1955年,他以全票通过评为正军级,也被授予少将军衔。 作为一位开国将军,甘祖昌也被人称为“将军农民”,因为他曾经穿上将军服,然后又把将军服脱下,变成了原来的农民。 被评定为少将军衔后,他没有觉得开心,但组织的命令无法违背,他便把身心都投入在新疆的建设工作中。可是。天不遂他愿,甘祖昌渐渐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正在变得恶劣。 这要从1952年说起。当时参加战争时,甘祖昌奋勇杀敌,留下了各种身体隐患,同时也无意中很多人想要除掉这个能人。 一次在他外出执行任务时,他的车经过一座木桥,没想到被埋伏好的歹徒偷袭,趁机砍断了桥梁,导致他的车从高处跌落河里。 虽然最终捡回一条命,但他却受了很多的伤,其中最严重的便是脑震荡。 而当时留下的祸患给如今的工作带来了麻烦,现在身体已经不能支撑他继续工作了,于是便主动写了一封辞职信交给党领导,希望能辞职回到家乡。 尽管对这样一位功臣非常不舍,但党还是批准了他的辞职信,就这样他从将军变成了农民,可是变成农民之后,他也依然在努力地做着他的贡献。 当时要辞职从新疆回家乡时,家里14口人,举家搬迁,却只带了3个行李箱,以及十几口牲口,非常节俭。 这是因为甘祖昌说要以身作则,不能浪费国家的资源,要精简行李,他就是这样一直将勤俭节约贯彻到底。 回到家乡江西,变成农民的甘祖昌也把奉献精神带到了这里。平时他的生活十分节俭,每天吃白粥咸菜,饭桌上很少出现一点肉,可是面对家乡的建设,他却十分慷慨。 他把自己超过一大半的工资都用来建设家乡,在他回来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他致力于做改变家乡的领头羊,带领家乡的人进行基础建设,修水库,建公路,建桥梁等等。在他的作用下,极大程度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村里有一户人家,十分贫困,家里的孩子是残疾,父亲也患有肝病,甘祖昌听完后,主动联系医院为这家人的父亲看病,同时还用自己的工资为他们付了住院费,他就是这样不遗余力地为家乡付出一切。 甘祖昌的妻子龚全珍,也和他一样在家乡奉献。她在教师的岗位上坚守了几十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生活上简简单单,教育上却十分慷慨,这对夫妻就是这样无私地奉献着。 在甘祖昌81岁那年,他离开了人世。而对于这样一位“农民将军”,家乡的人民记得他,全国的人民也会永远记得他。
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请求总政:"我脑袋有伤,不适合当官,想回老家,去当农
江樵品史
2025-03-27 17:43:50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