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初,38岁的邓丽君前往金门劳军演出,期间,她来到金门广播站向大陆同胞喊话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原名邓丽筠,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是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的歌手之一。她以其甜美的嗓音、婉约的演唱风格和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亚洲歌姬”。10岁那年,她随家人移民台湾。在那里,邓丽君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音乐世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声乐知识,勤奋刻苦地练习唱歌技巧,一心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14岁那年,邓丽君参加了第一届"群星会考"。她以一曲《玫瑰玫瑰我爱你》获得了亚军,从此踏上了音乐之路。此后几年间,邓丽君先后推出了《我怎能离开你》《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逐渐在歌坛崭露头角。 值得一提的是,邓丽君在成名之前经历过一段刻苦学艺的日子。她曾跟随著名音乐人李泰祥学习声乐。为了让自己的歌声更有表现力,她每天坚持发声练习数小时,直到嗓子沙哑也不肯停下。同时,她还虚心向前辈讨教唱歌技巧和舞台经验。正是凭借这股子倔强的韧劲儿,邓丽君的演唱水平突飞猛进,终于在歌坛崭露头角。 进入80年代,邓丽君的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1983年,她获得了第一届"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1984年,她首次在日本NHK红白歌会演唱,之后数年蝉联红白歌会。她甜美婉转的歌声俘获了中日两国乐迷的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天后级歌星。在事业巅峰时期,邓丽君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她常说:"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中国人。" 1991年3月,正值事业巅峰的邓丽君远赴金门,为驻守在那里的军人们演出。 金门,这个位于福建沿海的小岛,自古以来便属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金门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在同安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金门的历史长河中,岛屿上的人们一直保持着与大陆的紧密联系。尽管政治与历史的变迁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许多变化,但金门人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文化根源与祖国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金门的演艺活动往往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使命感,成为了岛屿与祖国之间情感纽带的一部分。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演出,更是一次向祖国和同胞传达爱的旅程。初春的金门,阳光明媚,海风习习。当地民众夹道欢迎这位久违的歌坛天后。邓丽君披着一件红色毛衣,神采奕奕地走下舞台,与大家亲切握手,合影留念。一位老阿姨激动地说:"小姐啊,我们盼你好久啦!你的歌声总让我想起年轻的时候。"邓丽君微笑着回应:"谢谢阿姨,能来到金门和大家见面,我真的很高兴。" 除了演出,此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金门广播电台,向大陆同胞传达自己的心声。来到广播站后,邓丽君坐在话筒前,娓娓道来:"亲爱的大陆同胞们,我是邓丽君。我今天能站在祖国的最前线金门,心里感到非常快乐和幸福。我真诚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的年轻人都能在自由、民主、富足的环境下施展才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努力,中华民族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共同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讲话期间,电台外聚集了不少民众。他们专注地聆听着邓丽君的声音,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一位老伯动情地说:"丽君小姐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她不仅歌唱得好,爱国情怀更是感天动地啊。" 临别时,邓丽君意犹未尽地说:"我这次来金门的时间太短了,都没能好好地跟大家聊聊天、唱唱歌。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还会再回到这里,和金门的父老乡亲、大陆的同胞们再聚首。"就这样,她带着对统一祖国、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金门。 2015年1月1日起,大陆游客赴金门旅游迎来了新的便利政策——“落地签”。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让金门这一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小岛变得更加亲近大陆民众。此外,金门与福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金门在水资源供应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金门的“落地签”和福建供水工程,不仅体现了两岸在政策上的合作与支持,也展示了两岸关系朝着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金门的民生,也为两岸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金门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成为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