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婚后头几年,每天晚上睡觉时,她竟然拿布条把自己和英雄绑在了一起,这是为何呢? (信息来源:2015.10.18 南方日报——英雄,我用一生守护你) 1965年,那是一个理想与激情并存的辉煌年代,就在那一年,粤东的广阔海域上,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八六”海战,炮声轰鸣,硝烟弥漫天际,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年轻的战士麦贤得展现出了铁一般的意志力。 尽管他的头部遭受了重创,但他仍旧咬紧牙关,坚定不移地坚守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持续奋战了三个多小时之久,最终为战斗的胜利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他因此被大家称赞为“钢铁战士”,获得了个人一等功,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不过,在英雄的光辉背后,隐藏着战争的残酷和真实的伤痛。 麦贤得身负重伤,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生活因此变得困难重重,组织上曾热心为他介绍过三位对象,但她们都因为他的身体情况而犹豫退缩,谁能在未来照顾这位战斗英雄?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都感到揪心和关心。 关键时刻,李玉枝赶来了,这位来自广东、年仅23岁的女干部,接到组织上的通知后,心情十分复杂,她一方面非常崇拜麦贤得的英雄行为,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前路感到茫然,经过一番思索,她决定先去和这位英雄见一面。 她看着麦贤得正在打乒乓球,他个子很高,看起来仍然很精神,还能看出当年英雄的风采,只不过,现在的动作不如以前那样敏捷,说话也有些不太清楚,李玉枝心里觉得有点难受,好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回到家,李玉枝和麦贤得开始了书信往来,起初,麦贤得还不能自己写信,需要别人帮忙,慢慢地,他开始尝试自己写字,虽然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不太容易看懂,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真诚的感情。 李玉枝看到信里勉强能辨认的字迹,比如“亲爱的玉枝你好……”,心里非常感动。她下定决心要嫁给麦贤得,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一辈子守护他。 1972年6月1日,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尽管婚礼简约,却不失庄重与温馨,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李玉枝以一曲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唱词:“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这悠扬的歌声,不仅寄托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更成为她对伴侣麦贤得一生的深情承诺与坚定誓言。 结婚后,李玉枝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难,麦贤得的病情不稳定,癫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作,他的情绪也让人难以捉摸。 就在新婚的第二天,李玉枝因为不小心弄掉了几粒米饭,麦贤得就突然发火,把饭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李玉枝心里委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想要放弃。 她这样安慰自己:老麦是了不起的人,他只是身体不舒服,为了确保能第一时间注意到麦贤得可能出现的任何不适,李玉枝每晚都会细心地用柔软的布带,将他们两人的脚踝轻轻相连,编织起一份无声的守护与关怀。 麦贤得有了孩子后,家里经济负担加重,为了让麦贤得能好好休息,李玉枝只能把孩子们送到自己父母家帮忙照看,孩子们慢慢长大,不太明白父亲的身体状况,心里甚至对父亲有些埋怨。 李玉枝总是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述其父英勇事迹,使他们渐悟父亲的伟大,她以爱逐步修复家庭破碎关系,让家人感情重归亲密。 李玉枝的悉心照料,最终换来了美好的结果,麦贤得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癫痫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孩子们也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他们在军队里努力奋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各地青年给李玉枝寄来了许多信,信中充满对麦贤得的敬佩之情,同时他们也对李玉枝所做的一切表达了感谢,青年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信件都饱含着对英雄的敬意和对英雄家人的感恩。 1986年,李玉枝收到一封特别的来信,那是几个年轻人共同写来的,信里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佩之情,也饱含着对李玉枝的感激,读着这些真挚的文字,李玉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理解和肯定。 在李玉枝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麦贤得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最终战胜病魔,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从此以后,他们一家人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李玉枝的一生,就是爱的奉献的最好证明,他们的经历,也浓缩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岁月里,像李玉枝一样默默付出的女性,数不胜数,如何记住她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她们的奉献精神,她们的无私付出,都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这些女性的故事,构成了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丰富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她们是真正的英雄,她们的故事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婚后头几年,每天晚上睡觉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3-28 18:26:13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