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多前的纺织技术已经这么发达了吗!?

九泽地山赏静 2025-03-29 15:04:20
“马人”武士毛织(。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长 116厘米、宽48厘米。 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墓地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该件出土时已被剪裁作四块,缝成裤子,现为拼对复原。上部是希腊神话中吹奏竖笛的半人半马怪(CENTAUR),下部为执矛武士像。 在织法上,棕色经线两股合捻,密度6-8根/厘米,纬线密度34-36根/厘米。纬线是24种不同颜色的细毛线,图案纹样由小梭子引着各色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而且武士的面部以层层退晕表示明暗,极富立体感。这种在公元前后由西方传到新疆的缂毛织品所采用的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术,对中国唐宋时代精湛的缂丝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