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工人吴燕军在公园捡到1只奇怪的甲虫,结果2天后有人出价31万他都不肯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0年7月的百山祖变电站,骄阳似火。供电公司的工人吴燕军正在参与35千伏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工作。这个位于庆元县济川路的施工现场,树木葱郁,蝉鸣阵阵,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名经常要去野外工作的供电工人,吴燕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让他能够经常接触大自然,这对一个业余昆虫标本爱好者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 那天中午,在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吴燕军找了一处树荫休息。就在这时,树上传来一阵奇怪的"咯吱咯吱"声。抬头一看,一只金光闪闪的大虫子正在树干上笨拙地移动着。这只甲虫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体型接近成年人的拳头大小,通体呈现出黑褐色,背部还泛着独特的金绿色光泽。它的前肢异常修长,却显得不够灵活,走起路来磕磕绊绊的。 凭借多年收集昆虫标本的经验,吴燕军意识到这只甲虫可能不是普通品种。他小心翼翼地戴上工作手套,将这个"大家伙"轻轻转移到地面上。经过一番观察后,他决定将这只甲虫带回家好好研究。用随手找来的塑料瓶制作了临时"住所",还特意在瓶子上开了透气孔。回到家后,吴燕军还为它准备了更舒适的纸盒"小屋",并投喂了一个苹果,没想到这只甲虫很快就在苹果上啃出了一个大洞。 抱着探究的心态,吴燕军拍下了甲虫的照片,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起初他以为这只是某种大型金龟子,但仔细对比发现,无论是头部构造还是前肢特征,都与常见的金龟子有明显差异。于是,他将照片发到了社交平台上,希望能得到网友的帮助辨识。 让吴燕军没想到的是,这条帖子很快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说这是普通甲虫,有人却坚称这是重要保护动物,更有网友直接给这只甲虫起了个"阳百万"的绰号。短短几个小时内,帖子就收获了大量评论和私信。许多网友争相询问具体位置和联系方式,其中不乏出价购买的请求。 从最初的几百元到几千元,很快就有人开出了上万元的价格。这样的反响让吴燕军感到困惑不已,他完全没想到,一只在施工现场偶然发现的甲虫,竟然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在网络热议持续发酵的第二天,一位从香港来的买家专程赶到了吴燕军家。这位买家不顾舟车劳顿的疲惫,开门见山地提出要用31万元购买这只甲虫。这个数字足以在当地购买一辆不错的轿车,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 就在这时,一位研究昆虫的朋友及时向吴燕军透露了这只甲虫的真实身份: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俗称"阳百万"。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事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原来,这种珍稀甲虫在1982年就被宣布灭绝,此后近40年间,仅在个别地区有零星发现。 阳彩臂金龟之所以如此珍贵,与其独特的生存史有关。这种甲虫在上世纪因为光污染等环境问题,数量急剧减少,一度被认为已经在地球上消失。直到2004年,江西科考队发现了23粒阳彩臂金龟的卵,才重新燃起了希望。2010年,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灭绝后的第一只活体。此后在贵州、四川、安徽等地也陆续有发现,这些都成为了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据。 正是由于其稀有程度,阳彩臂金龟在收藏界身价惊人。2001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仅仅一具4.4厘米长的标本就拍出了20万元的高价。这种甲虫是被严格保护的物种,任何非法买卖行为都可能触犯法律。2009年11月的一起案件就是最好的警示:四名昆虫收藏爱好者因非法收购五只阳彩臂金龟,被判处1年到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吴燕军立即联系了警方和百山祖管理处。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这是百山祖地区首次记录到阳彩臂金龟的踪迹。专业的科研人员随后对这只甲虫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它身体健康后,将其放归到了原来的栖息地。 这个看似普通的发现,实际上印证了一个重要的生态事实: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许多曾经消失的物种正在重返故土。百山祖发现阳彩臂金龟,不仅是对当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区的环境治理提供了信心。一只甲虫的重现,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也提醒人们在面对珍稀物种时,应该选择正确的保护方式,而不是被眼前利益所迷惑。
2020年,福建工人吴燕军在公园捡到1只奇怪的甲虫,结果2天后有人出价31万他都
甜蜜游记
2025-03-29 15:13:27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