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四川一8岁男孩被人贩子拐走,因为“养不熟”,先后换了三个家庭,最终被养父母抛弃。因为感觉邻居家吃的腊肉和折耳根很香,男孩锁定自己的家乡在四川。在被抛弃后,男孩漂泊流浪40年,最终靠着微弱的记忆找到亲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2月16日,在热心志愿者和媒体的帮助下,漂泊在外近半个世纪的杨海军找到了自己的“家”。 漂泊的40多年时间里,杨海军见识过太多的人情冷暖,从遭遇拐卖,到被养父母抛弃,杨海军的人生太过凄惨,甚至因为“养不熟”,他这40多年一直都是一个“黑户”! 在找到自己的亲人后,杨海军吃的第一顿饭是汤圆,他流着泪对记者说:“芝麻馅,是甜的。原来,这就是家的味道。” 在被拐卖之前,杨海军的生活可以用“混乱”这两个字来形容。 很多人都好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算再笨,也会记得自己是哪里人吧?为什么杨海军会不记得呢? 因为在杨海军5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因为矛盾离婚了,刚刚开始记事的杨海军和妹妹就跟着妈妈走了,母子三人四处奔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杨海军的母亲才选择了改嫁。 因为长时间的奔波,杨海军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只是每天带着妹妹玩,至于自己的名字也是继父给取得。 母亲改嫁后虽然继父对他们并没什么感情,但也算不上苛待,可因为母亲和继父常年在外打工,杨海军和妹妹就被交给了奶奶来照顾。 奶奶对他们兄妹很是嫌弃,因此从未带他们兄妹上过集市,这也是为何他对自己所处何地不清楚的原因。 1978 年的一天,年仅8岁的杨海军带着妹妹偷偷溜到镇子上玩,当时镇子上人很多,兄妹二人走散了,贪玩的杨海军看到一辆大巴在排队上人,因此就挤了进去。 大巴一路行驶到了市区,等到停车的时候,天都已经很黑了。 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杨海军就坐在车站的路边哭,之后一对中年男女看到了他,以带杨海军去找妈妈为理由,将杨海军迷晕带走,之后乘坐火车前往了安徽。 在被拐到安徽后,杨海军先后被卖了三次,前两次他只在买家家里待了几天就被送走了,理由是他一直想着逃跑,买家认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养不熟,于是就要求退货。 直到被送到第三个家庭时,杨海军才放弃了抵抗。 因为杨海军自己一直念叨着自己的名字,养父母就没有强迫他改口,之后他就一直沿用“杨海军”这个名字寻亲。 可能是因为年纪的问题,杨海军虽然在养父母家住了下来,但他却迟迟不愿改口叫“爸妈”,因此在抚养了杨海军三年之后,养父母就给了他几块钱车费,让他自己离开安徽去找亲生父母了。 而在这三年时间里,杨海军偶然间一次见邻居的亲戚拿着腊肉折耳根来串门,杨海军感觉很好吃,就求邻居让自己尝了一口。 他发现吃过类似的东西,因此坚信自己小时候一定吃过腊肉和折耳根,于是就问邻居这是哪里的特产,邻居告诉他是四川那边的。 从那时起,杨海军就一直告诉自己是一个四川人,在离开养父母家后也是一路朝着四川方向去寻亲。 可是由于养父母并没有给他上户口,杨海军一直都是黑户,也没办法办身份证,因此他只能一路捡废品、打零工,花了十几年时间从安徽来到了四川。 在这期间,有位来自温州的好心老板得知杨海军的身世后,在他离开时送给了杨海军一个包裹,对方称里面是食物,可当杨海军打开后发现是9万块现金! 只不过当时杨海军年幼无知,漂泊的路上被坏人盯上,那一笔现金也被人以暂时收留他落脚为由骗走。 在四川流浪期间,杨海军认识了如今的“妻子”,因为他没有身份证和户口的原因,二人如今都没有办理结婚证。 在流浪的这段时间里,杨海军只能模糊的回忆起他的母亲可能叫周素珍(音),父亲似乎叫郭继财(音)。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模糊的记忆竟然成了他寻亲的关键。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杨海军通过祖籍分析可能是四川眉山仁寿周边的人,而当地的好心人则通过杨海军提供的模糊的父母姓名,帮他找到了“家”。 杨海军的亲生父亲叫“郭继泽”,母亲就叫周素珍,遗憾的是,亲生父母已离世多年,但妹妹还在,并经过DNA比对成功。 如今的杨海军回到了仁寿老家,下一步计划是寻求政府帮助,办理户籍,之后带着妻子在老家扎根。
1978年,四川一8岁男孩被人拐卖,几年后,他在安徽养父家里吃折耳根和腊肉时,突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