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朱德动用“特权”调用了一架直升机。随后,他赶紧写信向组织上检讨:“因为我女儿受伤非常严重,我想救她,为此我严重违反了纪律,请求组织上惩罚!”
1945年4月,朱德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总结了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 解放战争中,朱德同志参与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各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朱德同志不畏艰险,深入前线,有效解决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后勤补给、军工生产等问题。朱德同志亲自指导解放石家庄战役,为组织夺取大中城市的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战略决战和战略追歼阶段,朱德同志协助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的统治,领导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朱德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朱德同志被选举为党中央副主席。这不仅是对他多年革命生涯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殷切期望。自1959年至1976年,朱德同志连续担任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这17年间,他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倾注了全部心血。 朱德同志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民主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深知法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推动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努力,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得以发展。 回顾朱德同志的一生,正如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是真正的光辉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多个历史时期。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艰苦卓绝的建设年代,他都始终站在最前线,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不息。 朱德同志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险境,但从未动摇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他是“人民的光荣”,这既是党对他的最高赞誉,也是人民对他的深情敬意。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年事已高,朱德同志依然坚守在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岗位上。他殚精竭虑,奋斗不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直到1965年的某一天,朱德接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他的女儿朱敏在山西摔伤了!詹小闹虽然早已长大成人,但在朱德心中,她永远都是那个小小的丫头。想到闺女此刻正在异地受苦,朱德坐立难安。他深知,山西到北京路途遥远,如果走常规途径,恐怕耽搁不起。可是,动用直升机这种特权,又和组织纪律相悖。朱德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最终,父爱战胜了理智。朱德咬咬牙,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调用直升机,火速将朱敏送回北京治疗!他不是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为了救女儿,他别无选择。 夜幕下,直升机呼啸而去,机舱内的朱德心乱如麻。 闺女啊闺女,爸爸来了!他在心底呐喊。与此同时,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党的历次教诲,胸口的党章仿佛变得格外沉重。 当直升机降落在北京的机场时,救护车已经在那里等候。 朱敏被火速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手术。朱德在手术室外坐立不安,一向沉稳的老将军脸上写满了焦虑。 手术室的灯光通明,仿佛在和朱德的心思一起跳动。他的思绪飘回了很多年前,朱敏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 那时候的朱敏,古灵精怪,活泼好动,经常缠着爸爸讲战争的故事。朱德总是笑呵呵地应着,看着女儿天真的笑脸,感慨世道太平之难得。如今,女儿长大了,出了这样的意外,朱德的心又是欣慰又是自责。 几个小时后,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朱德,手术很成功,朱敏已经脱离了危险。朱德长舒一口气,但心中的愧疚却越发强烈。他深知,为了救女儿,自己违背了组织纪律,这个错误不可饶恕。 回到家中,朱德久久不能平静。他反复思量,终于下定决心给组织写一封检讨信。在信中,他毫无保留地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写道:"因为女儿受伤严重,我一心只想着救她,竟然私自动用了直升机。 这是对组织纪律的严重违反,我愿意接受组织的惩罚!"字里行间,满是朱德对自己的失望和内疚。 其实,这封检讨信不仅仅是给组织的交代,更是朱德对自己的警示。多年来,他一直以党的利益为重,视纪律如生命。现在,他深感自己理想信念的偏离,亟需重新找准方向。只有勇于认错,才能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