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无事不登三宝殿 下联:? 请才子佳人雅对[作揖][作揖][作揖] [福][福][福][福] 在民间俗语的宝库中,有这样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事不登三宝殿”。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平日里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可今天却突然有空过来了。这时,有人就会打趣道:“你小子平时那么忙,今天这么有空过来了,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是不是遇到什么棘手问题了?”再比如,一向喜欢独处的王公子,这次却匆匆赶来,人们也会疑惑:“一向喜欢独处的王公子,这次匆匆赶来,难道也是为了凑热闹?”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总之,当那些平时不怎么露面、也不怎么与你打交道的人突然出现,或者直接冲着你来时,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是有求于你了。 这句俗语最早源自明代大文豪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故事里,有个小官员一心想着升官发财,便不断地往上告状,还时不时地打周围“同事”的小报告。结果呢,“同事”们得知此事后,就嘲笑这个小官员“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是说只要他去找领导,准没什么好事。从那以后,这句俗语便流传了下来,专门用来形容那些只有碰到“重要”事情时,才会去找上级领导的人,其中其实带有一种明喻暗讽的意味。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而不是其他什么塔呀、楼的呢?这三宝殿又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细细讲讲。 先来说说“三宝”。在佛教中,讲究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所以啊,这“三宝”具体指的就是佛、法、僧,也就是佛宝、法宝与僧宝。下面咱们一个一个来详细了解。 先说“佛”。“佛”其实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指的是觉悟的人。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能够斩断七情六欲,摆脱世俗的一切羁绊,还能够普度众生的人。比如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人们都会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因为佛既有觉悟,又能普度众生,给广大民众带来恩泽,所以被称为第一宝。 接着看“法”。“法”实际上就是佛教所宣扬的教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佛法。像佛教当中的《佛经》《金刚经》《心经》等都属于此列。老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普通尘世的书尚且都是凡人经世改命的宝贝,佛家的这些经典自然更不例外,因此被称为第二宝。 最后讲讲“僧”。“僧”指的是佛教弟子,也就是宣传佛法的人,他们在佛教的传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就如同西方各种宗教中的传教士一样。再好的佛法,如果没有人去传播、去宣传,那就如同一潭死水,又怎么能够发扬光大呢?所以说,除了佛和佛法之外,传播佛法的僧也是不可或缺的,故此被称为第三宝。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三宝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老师、书本与学生的关系。 说完了“三宝”,再来讲“三宝殿”。既然这三宝分别是佛、佛法与僧,那么三宝的所在之处,自然就是大雄宝殿、藏经阁、禅房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三宝殿”。 大雄宝殿是供奉佛陀的地方,乃是佛清修的圣地;藏经阁相当于寺庙的内部图书馆,里面存放着各种佛教经典;禅房则是僧人的私人居所。这些都是佛教的重要场所,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意乱闯的。 所以啊,这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也就由此而来啦。 对下联其乐融融 对联 春日生活打卡季
上联:无事不登三宝殿 下联:? 请才子佳人雅对[作揖][作揖][作揖] [福][
樵夫一枚
2025-03-30 11:48:11
0
阅读:7
李志雄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妖还请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