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101岁去世,去世之前他说了实话:“其实当年被扣留的时候保我不死的并非宋女士,而是另外一个女人。” 张学良当年为何遭受蒋介石的软禁?而那个保张学良不死的女人,又是谁?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奉命前往清华池捉拿蒋介石,西安事变正式爆发,随后,张学良和杨虎城通电全国,宣布了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十几天之后,蒋介石接受部分条件,西安事变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在这是,张学良却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从西安前往南京,众人心中都清楚,张学良这一去,注定是凶多吉少,可张学良却不这么认为,凭借着和蒋介石这么多年的交情,抵达南京之后,蒋介石一定不会为难自己。 可接下来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张学良的预料,他不顾二人先前的矫情,软禁了张学良,这一软禁,就剥夺了张学良大半辈子的自由。 熟悉那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若不是宋美龄等人出面挽救,张学良很有可能迎来和杨虎城一样的下场,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年张学良能够在蒋介石手中求得活命的机会,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人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宋美龄。 所以在多年后,张学良才会道出那句“其实我当年没死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宋美龄女士。” 张学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人都感到疑惑,这个女人竟然是张学良的原配妻子——于凤至。 于凤至和张学良之间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二人虽然在交往的时候共同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但日子一长,张学良对于凤至的兴趣也开始大打折扣,这位风流成性的少帅,再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宋家的三女儿——宋美龄。 这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子,顿时让张学良感到两眼放光,但于凤至也算是大户出身,还是宋家的干女儿,有了这么多层关系,张学良和宋美龄就注定没有缘分,最终这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张学良只能埋藏心底。 但后来年轻貌美的赵一荻出现后,张学良内心深处的爱情火苗再一次燃了起来,而赵一荻对张学良的感情也十分深切,即便家中父母反对,他也毅然决然地跟随张学良来到了山海关,甚至不顾名分,即便知道了张学良已经有了妻子,就算是做张学良的小妾,她也心甘情愿。 张学良沾花惹草的举动虽然让于凤至怒不可遏,但出于顾全大局,她最终还是默许了张学良和赵一荻二人之间的爱情之实。 可当听闻丈夫张学良遭到蒋介石软禁的消息后,于凤至终究还是没能狠下心来置之不顾,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干妈,也就是宋氏三姐妹的母亲,有了宋家人出面,从中不断说和,蒋介石一时间也不好撕破脸皮,最终没有向张学良下杀手。 但蒋介石生性多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于凤至决定亲自会一会蒋介石。 “你要是把我丈夫处死,那我就把你当年做的这些事全部公之于众!”听了这句话,蒋介石心中虽然怒火中烧,但仍旧没有表露在脸色上。 但对于于凤至的百般阻拦,蒋介石心中早已感到厌倦,在他的运作之下,张学良成为了基督教信徒,但在这时,蒋介石找到了张学良,坦言道:“你和赵一荻小姐的感情这么好,不应该辜负她,一夫多妻的制度是不被主允许的,在于凤至还赵一荻之间,你必须做出抉择。” 面对蒋介石的不断施压,即便张学良内心不想再伤害于凤至,最终还是将离婚书送到了远在美国的于凤至手中。 于凤至看到这张离婚书后感到万念俱灰,但他清楚,这是蒋介石的报复,若自己不签字,不知道张学良又要遭受多少刁难,最终强忍剧痛,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自此,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的婚姻关系也走到了尽头。 于凤至作为张学良的妻子,可谓仁至义尽,即便知道自己和蒋介石作对固然会面临很多危险,但她也没有一丝畏惧,只要能够让张学良保住性命,即便上刀山下火海她也在所不辞! 晚年的张学良,不止一次地向宋美龄等人表达感谢,但对于自己的前妻于凤至,他几乎闭口不谈,直至临终之际,内心的愧疚感让张学良久久不能平复,最终将家属们喊道了一起,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
张学良101岁去世,去世之前他说了实话:“其实当年被扣留的时候保我不死的并非宋女
品古观今吖
2025-03-31 11:22:08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