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媒体老师还在说su7卖爆是因为情绪价值,我想说不是这样的,或者说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我更愿意说的是,su7的成功是雷总这么多年互联网、消费电子从业经验,摸清产业规律,也是雷总多年不断学习,坚持而来的成功。
消费电子变革了这么多轮,其实大家都记得,只是没有回头看。
取代walkman的不是更强的walkman,而是ipod,而取代ipod的不是更强的ipod,而是iphone。
同样取代iphone的肯定不会是手机,只会是一个新形态的产品,只是目前还没出来。
汽车行业现在也具备了消费电子的属性,这点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新技术要上车,自然车推陈出新的节奏就会加快。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各种置换、金融措施的完善,大家也更愿意换车。
同样消费电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是,会把产品做的足够好,做成一个六边形战士,然后靠一款产品去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airpods、iphone就都是这样,当然会有一些配置差异,但总体而言sku不会很多。
这就要求你对产品定义要抓的很准,到底开轿车的人在乎的是什么,造型、安全、操控、底盘、智能化、智驾等,这些你都要摸清楚。
雷总很明显就很清楚,所以su7现在成为了纯电轿车里绕不过去的标杆,你也很难在目前市面上的竞品里找到能够对打产品。
不单单只是开着帅、好看的问题。
最核心的我觉得还是小米真正的去把性能、底盘做好了,比如su7ultra这台车,为什么真正的跑车主都愿意买。
就是因为首先这车确实性能做到位了,他们开起来确实不比之前那些车子差,速度够快、操控够好、完了之后还有更好的智能化、智驾。
或者说想要别人认同你,你得有实力,su7ulra很明显就做到了这一点。无短板、长板还很更长,自然能卖好。
最后我觉得大家要把事情串在一起来看,才能够看懂小米的产品策略。
你比如ultra这台车之所以能够只卖50万,就是因为有了su7走量打底,很多成本才能下来。
同样雷总之前说过,su7没有pro的尾标也是因为会有衍生车型,这句话就很重要。
是不是会出猎装版、出加长版等等,都是具备可能性的,而且由于是在su7的基础上做,定价的空间就大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