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开国少将带着妻子回到阔别了22年的家乡。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从前的

百年战争录 2025-03-31 11:33:58

1956年,开国少将带着妻子回到阔别了22年的家乡。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从前的童养媳竟然还活着,并在他面前哭诉着:“我等你22年啦!”   在童养媳与结发妻子面前,易耀彩究竟会作何抉择呢?   1917年,易耀彩在革命之乡江西出生,从小他就沐浴在革命的春风中。1927年,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易耀彩想要投身革命的想法越来越浓烈。   可是在此后不久,母亲却从外地带回来一个小女孩。女孩名叫张凤娥。据母亲说,她的家人早就在战争中死了,看她如此可怜,干脆把她带回家给易耀彩当“童养媳”。   但易耀彩当年也不过才十岁,哪里懂得这些道理。他只以为自己多了一个玩伴。   随着革命的进行,很快易耀彩的家乡也受到了红色思想的洗礼。当部队到他的家乡宣传时,易耀彩怀着满腔热情加入了共青团,并在此后得到机会进入红色学校学习。   但好景不长,村落很快遭到了反动派的侵扰。反动派对手无寸铁的村民们进行了残忍的屠杀。易耀彩的家人作为进步分子,都没能幸免于难。   易耀彩在得知自己一家被屠的消息后悲愤不已,为了给家人报仇,他在此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游击队,成为了一名战士。   但他并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张凤娥其实并没有在这场屠杀中丧命。当时,邻居不忍看张凤娥被迫害,于是谎称她是自己家的女儿。   就这样,易耀彩以为张凤娥已经死去,于是怀着报仇的心态参军。从此两人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后来,随着部队的改编,易耀彩被编入了江西万泰县独立团。复仇的信念促使他一步步成长。1931年,表现优异的他得到组织的认可,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存战斗实力,我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当时组织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议——长征。   而当时17岁易耀彩也毅然决然加入到了长征的大部队中。他所在的部队与红21师合编为红八军团。合编之初,整个军团有上万名战士,可是经历了长征一路的挫折和与敌人屡次交战的损失后,到12月,整个军团只剩下1000多人。   易耀彩努力将每一个牺牲的战友的名字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当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后,他再也无法忍耐,低声抽泣起来。   好在此后不久,中央红军终于还是重新与他们取得了联络,红八军团也终于得到收容,并入了红五军团。   长征路上的一路颠簸让易耀彩明白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此刻的他和很多战士一样,内心都十分缺乏安全感。   而就在这时,一个抚平他内心上伤痕的女人即将进入他的生活。此人就是他的一生挚爱——范景阳。   当时组织上考虑到很多战士都到了婚配的年龄,又是特地推出了一项名为“分配婚姻”的政策,旨在撮合部队上单身的男女战士互相认识。而易耀彩就这样与范景阳相识了。   两人对对方都很满意,于是在相识后不久就确立了男女朋友的关系。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两人在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邓华的主持下,顺利结为夫妻。   婚后的两人恩爱非常。即便是战争的反复和聚少离多的生活也没能消磨两人之间的爱意,反而是让这段感情历久弥坚。   1956年,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继结束,易耀彩终于得到机会返回自己阔别了近22年的家乡。   易耀彩此行除了祭拜已故的亲人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带妻子回家“见家长”。   可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和妻子抵达父母的坟前时,却早有一个女人已在祭拜。而此人正是他的“童养媳”张凤娥。   眼前的易耀彩虽然已经成年,但张凤娥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可当看到他身边站着的范景阳后,张凤娥瞬间明白了一切。   多年的坚守与委屈在此刻倾泻而出,张凤娥突然哭喊道“我等了你22年啊......”   易耀彩对张凤娥守了易家一辈子的行为十分感动。但此时的他已经和范景阳组成了家庭,也无法给张凤娥更多的承诺。   但范景阳也并没有因为张凤娥的出现而与丈夫闹出嫌隙,她甚至主动为丈夫排忧解难,“她为你守了易家一辈子,万万不能辜负她。但是娶她又不现实,倒不如给她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吧!”范景阳如是说道。   最终,夫妻二人合力为张凤娥安排了一份工作,不仅如此,范景阳更是经常接济她,保证她衣食无忧。   后来,1990年易耀彩百年归去。1996年张凤娥也相继去世,范景阳更是亲自安排,将张凤娥与易耀彩合葬一处,也算是了却她的夙愿。  

0 阅读:54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